〔記者陳治程/綜合報導〕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近期表示,隸屬太平洋潛艦部隊第9大隊(Pacific Fleet Submarine Group 9)、洛杉磯級(LA-class)的核動力攻擊潛艦「聖胡安號」(USS San Juan),在完成最後一次的多國聯合軍演後,日前已航返華盛頓州普吉特灣(Puget Sound)海軍造船廠,即將舉行屆壽除役典禮,為35年的水下生涯畫上句點。
「聖胡安號」潛艦自1988年服役至今已逾35年,而今年6月才結束長達半年的任務部署,前往位於康乃狄克州的新倫敦軍港參與返校活動,而上月底舉辦的「那努克行動2023」(OP Nanook)多國聯演,則是這艘潛艦的最後一次出勤;而本月回到普吉特灣後,將會停泊於港內,迎接正式退役和拆解。
據悉,美國海軍的「洛杉磯級」核動力潛艦數量為單一級別之最,1972年至1996年間共生產62艘,而舷號751的「聖胡安號」為該級潛艦中第三批次、又稱為「688i級」的改進型號。
這批潛艦的艦身操縱面(diving plane)從兩側的船帆改至船頭,使其能在極圈破冰上浮,強化作戰能力,且換裝當時先進的AN/BSY-1被動聲納套件,大幅提升水下匿蹤性;攻擊火力方面則配有可發射「戰斧」(Tomahawk)飛彈 、12管聯裝的垂直發射系統(VLS)及Mk.60水雷,裝備皆為一時之選。
但隨著「洛杉磯級」潛艦自2010年代相繼屆壽退役,同級的62艘潛艦中、僅剩26艘仍在服役,若加上90年代服役的3艘「海狼級」也僅29艘,而美軍現役主力的「維吉尼亞級」(Virginia-class)潛艦建造進度已來到第32艘,將全數取代上個世紀的「洛杉磯級」,建構新世代的水下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