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治程/綜合報導〕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的武裝衝突進入第三天,首日遭哈瑪斯以動力傘降無預警突襲後,以色列連二日以空優武力砲襲加薩,空軍更以擊垮多棟哈瑪斯建築的實戰畫面,宣告「永久粉碎」哈瑪斯的決心;另一方面,美國在衝突發生第二天便宣布派遣「福特號」(USS Gerald R. Ford, CVN-78)航艦打擊群前進地中海東部,並增援多支戰鬥機中隊待命,該艦的官方社群也同步釋出相關照片,是「福特號」服役6年來,最接近戰爭的一次全面部署。
「福特號」核動力航空母艦為美國海軍「福特級」(Ford-class)首艦,2017年正式下水服役,也是美軍「21未來航艦計畫」(CVN 21 Future Aircraft Carrier Program)的第一項成果。「福特號」艦身長達333公尺、飛行甲板寬78公尺,滿載排水量達10萬噸,與前代「尼米茲級」(Nimitz-class)航艦相仿,但排水量較前級再多上3%。「福特號」搭載兩座A1B核反應爐,最大航速超過30節(約每小時55.5公里),電力供應功率也較「尼米茲級」提升30%左右。
艦載火力方面,「福特號」以RIM-162「進化版海麻雀」飛彈(ESSM)、RIM-116公羊飛彈(RAM)系統為主要防空火力,另有12.7公厘機槍、方陣快砲(CIWS)的輕型武器支援,加上可匿蹤、位置後移的艦島設計,進一步擴充艦載機的搭載數,甲板上至多可同時停放75至90架海軍飛行器,如F-35C「閃電II」、F/A-18E/F「超級大黃蜂」戰機,EA-18G「咆哮者」電戰機、MH-60S「海鷹」反潛直升機等機型,戰力相當完備。
值得一提的是,「福特號」首度採用電磁飛機彈射系統(Electromagnetic Aircraft Launch System, EMALS)和電磁制動的先進攔截索(Advanced Arresting Gear, AAG),有效避免傳統液壓裝置帶來的損耗和安全性疑慮,提升航艦作戰能量。
據美軍作戰測試暨評估辦公室(DOT&E)估算,「福特號」的最大出勤架次可較「尼米茲號」提升25%,半日飛時(12-hour fly day)160架次、全日飛時(24-hour fly day)則可達270架次,平均一小時就可出動一支戰機中隊升空接戰。
根據美軍規畫,除了現役的「福特號」外,美軍未來計畫再造至少3艘同級航艦,分別為「甘迺迪號」(CVN-79)、「企業號」(CVN-80)以及「米勒號」(CVN-81),陸續取代現役的尼米茲級航艦,打造制霸下一個50年的新一代核動力航艦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