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治程/綜合報導〕俄烏戰爭近期邁入600天大關,雖然本月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在加薩爆發全面戰爭,但似乎不影響美國軍援烏克蘭的能力與決心。華府今年1月宣布援助烏克蘭31輛M1A1「艾布蘭」(Abrams)主戰車後,經過約莫半年的翻新、人員培訓、移交許可後,烏克蘭總算在上月底開始接收,為前線陷入停滯的烏軍注入新戰力;而美陸軍駐歐非發言人近期向媒體透露,這批翻新的M1戰車已全數交付烏克蘭,「我們已履行承諾」。
《美國之聲》(VOA)報導,證實美援戰車進度訊息的美國陸軍駐歐非司令部(USAREUR-AF)發言人奧唐納上校(Col. Martin L. O’Donnell)表示,在烏克蘭全數接收M1戰車、且先前在德國格拉芬沃爾訓練區(Grafenwoehr Training Area)完成戰車訓的士兵,目前已與戰備彈及備用零件一同返國,「我們已履行承諾,接下來的作戰就由烏克蘭部隊來發揮」。
基輔當局今年1月先是獲得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首肯,允諾提供14輛「豹2A6」主戰車,兩天後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亦跟進宣布軍援31輛M1主戰車予烏克蘭,不過起初美方考慮直接提供較新的M1A2戰車,但基於戰情需要快速交付,才改為翻新同數量的M1A1,使其獲得媲美M1A2構型的作戰火力。
在德、美之外,英國國防部同樣於1月中宣布援烏14輛「挑戰者2型」(Challenger 2)主戰車、並於3月完成烏軍保修該戰車的培訓;據媒體報導,這批戰車前月已投入第82獨立空降突擊旅(82nd Separate Airborne Assault Brigade)的作戰行列,但隔月便傳出其中一輛遭俄軍擊毀。儘管如此,仍有英國軍官認為,烏軍需要的是能承受多發砲擊的挑戰者戰車,而非「一發就毀」的俄系T-72戰車。
烏克蘭的春季反攻即將進入尾聲,前線至今雖未有決定性的戰線突破,但隨著M1戰車抵達歐洲戰場,有望在冬季的前一周投入實戰,與德、英戰車共同形成烏克蘭裝甲部隊的「三本柱」,協助烏克蘭守住既有的作戰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