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涂鉅旻/綜合報導〕美國海軍隨著全球地緣政治變化,近十年持續調整造艦計畫,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近期發布的報告揭示,經過不同模型的推估,美軍有人作戰艦艇總數將自現役290艘,增至2053年的319艘至367艘間。雖這份報告未揭露無人艦艇細節,但預計2045年,美軍將擁有89至149艘無人艦艇,且這包含可操作飛彈的大型無人艦(LUSV)。
美軍2000年至2010年代置重點於反恐作戰,因此發展如濱海戰鬥艦(LCS)等可支援岸轟的中、小型艦艇,但面對中國等國的軍事實力不斷擴張,因此美軍改研製可用於大洋作戰的新型軍艦取代老舊艦艇,並同步開發先進技術,確保美軍海上優勢。除了持續量產的伯克級神盾驅逐艦第三批次、星座級巡防艦、維吉尼亞級核潛艦等,未來也將研發「DDG(X)」新型驅逐艦及無人艦艇,強化整體戰力。
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近期發布的報告及美軍《星條旗報》報導,美國海軍未來10年退役的作戰艦艇數量,會多於新服役艦艇數量,若美國海軍的艦艇退役排程不變,其於2026、2027年的作戰艦艇總數,將自現在的290艘略降至285艘,若以飛彈單位總數衡量艦隊殺傷能力(lethality),2032年將比現今下降12%,但2053年時,反倒會比現在多出20%左右。
另針對美軍未來有人作戰艦艇總數,這份報告推估三種不同的模型顯示,未來美軍可能持續籌獲更小、更靈活的作戰艦艇,依據不同推估結果,美國海軍於2053年的作戰艦艇總數,分別為319、328及367艘。
值得注意的是,這份報告提及,雖美國海軍未揭露無人艦艇的相關細節,但其引述美國海軍資料揭示,美國海軍可能於2045年擁有89至149艘無人艦艇,且其中包含大量的大型無人水面艦,實為增強艦隊飛彈進攻能力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