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宇捷/綜合報導〕中國解放軍第三艘航空母艦、也是第一艘配備電磁彈射起飛的「福建號」,於本(5)月9日完成首度海試,而僅間隔短短13天後,中方消息指出,福建號將於明(22)日再度出海進行第二次海試,並按既定計畫展開進一步測試。。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張曉剛17日表示,解放軍海軍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圓滿完成首次航行試驗,對動力、電力等系統設備進行了一系列測試,並達到預期效果,下一步將按既定計劃展開後續試驗。
而距完成首次海事僅半個月,中國海事局昨(20)日再發布的航行警告顯示,中國上海長江口岸於5月22日將針對大型船舶的深水航道實施進出口交通管制,起訖時間分別為上午8時30分至下午18時30分,針對進口船隻進行管制,上午12時整至下午15時整,則針對出口船隻進行管制;此外,自上午11時30分至下午14時整,也針對長興島碼頭周邊水域進行交通管制。
軍事專家、前海軍官校軍事學科部教官呂禮詩,今(21)日也在其臉書發表貼文表示,上海海事局昨日發布的「滬航警465/24」航行警告,和5月1日「滬航警413/24」航行警告相同,皆為「大型船舶深水航道出口實施交通管制」,福建艦即將進行第二次海試。
呂禮詩也指出,參考山東艦於2018年5月18日首次海試結束至8月26日第二次海試相隔100天,福建艦僅在13天就進行了第二次海試,足見江南造船廠及解放軍為福建艦做足了準備,以致第一次海試的缺失改正得以在短短的13日內完成,接續實施第二次海試科目。
出海測試旨在驗證船隻的相關性能,在模擬行動之運作中找出艦體遇到的問題,並在當下或返港後進行缺失改正。而福建號的首次海試是針對動力系統和電力系統,驗證其可正常航行運作,且並未出現大問題,但最關鍵的首款電磁彈射系統以及相關戰系資訊尚未進行測試,也許對中方而言這才是最具壓力及核心的部分,至於明日將展開的下一步試驗為何?值得後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