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治程/綜合報導〕俄烏戰爭爆發已逾2年,對於烏克蘭而言,以美國為首的的西方軍援是烏軍隊賴以生存的重要後盾。其中,由美國提供的31輛M1A1「艾布蘭」主戰車去(2023)年經軍方證實交付後已投入前線作戰;然而,烏軍的M1戰車今年卻開始傳出戰損、一度退出作戰序列,但有烏克蘭國際鋼鐵集團近日宣布,它們正為M1戰車加裝無人機籠,讓「地表最強戰車」的防護性能更完善。
烏軍M1A1戰車之所以會披上反無人機鐵籠,是由一間烏克蘭的「Metinvest」國際集團旗下的鋼鐵子公司捐贈,該集團官方新聞稿指出,它們除捐贈防彈衣、掃雷船(mine trawlers)、協助烏軍在頓內茨克(Donetsk)和紮波羅熱(Zaporizhzhia)地區構築防禦工事外,亦開設戰車反無人機籠的生產線,強化烏軍重型裝甲的防無人機能力。
該公司至今已生產超過25套鐵籠,並安裝在前蘇聯的T-72、烏克蘭T-64,以及美援的M1A1主戰車上,現有7輛M1A1戰車已安裝此裝置。
從該集團提供的反無人機籠實裝照來看,這套反無人機籠相當客製化,在M1A1主戰車的砲塔上、下、左、右各面皆有鐵網緊密貼合,也有針對士兵駕駛艙進出口處、外部裝備預留位置,相比俄軍戰車愈堆愈高的「烏龜車」,這套鐵籠在反無人機和作戰視野間取得了平衡。
而《戰區》(The War Zone)報導指出,照片中的M1A1戰車除兩側的M19「艾布蘭反應裝甲」(ARAT)外、車頭亦加裝「接觸-1」(Kontakt-1)反應裝甲,與反無人機籠相輔相成強化防護力。
烏克蘭自去年9月陸續獲得美援31輛M1A1主戰車以來,「艾布蘭」的身影已在前線多次現蹤,證實烏軍這批戰車已投入作戰序列;然據《美聯社》(AP)上(4)月報導證實,烏軍31輛M1A1中已有5輛遭俄軍擊損,如今戰車陸續加上反無人機籠,未來仍有望看見這批戰車重返前線繼續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