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舷號711的國造潛艦原型艦海鯤號,執行HAT泊港測試已久,但至今仍未進入到SAT海測階段,令關心國造潛艦進度的國人感到焦慮及憂心,近日有軍事迷拍攝到一組照片,畫面顯示海鯤潛艦進入台船乾塢並且搭起施工的棚架,疑似進行海鯤潛艦的帆罩重整,除了帆罩段的顏色呈現淺咖啡色之外,帆罩外觀也比先前更加平整。
相關人士研判,這應是為了安裝向L3 Harris公司採購、訂製的光學丶電子潛望鏡組成的光電桅杆,進行安裝丶調整工程,並且將外殼帆罩進行重整所致。至於這是否代表著HAT泊港測試結束丶即將進入SAT海測階段,相關人士則不做評論。
我國採購L3 Harris產製的先進光電潛望鏡,為現代化光電桅杆系統,與美國海軍現役維吉尼亞級潛艦裝備的型號類似,具模組化設計可輕鬆替換;新的光電設計,將不需長時間升起潛望鏡觀察敵情,降低被偵測的可能性;收納時不會深入船體內,不必擔心遭其他船隻撞擊損壞,導致海水灌入危害艦體。
前海軍顧問郭璽在六月中旬時曾公開預告潛艦海鯤號進度,他當時強調,台灣採購的光電潛望鏡(光電桅杆)已在五月運抵,預計今年底之前,完成大部分的SAT海上測試。他說,海鯤號將於六月安裝全部的電瓶並通電測試,在台船船塢進水後,就前往高雄港外海以浮航及潛水方式,測試所有動力系統,若沒問題,再由256戰隊進行戰術評估,展開「操雷」測試,也就是發射操作用魚雷。
但是,對於潛艦後續艦的量產計畫,首批量產型潛艦的預算經費,是否能夠趕的及在今年八月送入行政院,並且列入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草案內,軍方內部的說法不一,國防部長顧立雄先前赴立法院接受備詢前受訪時表示,潛艦具有相當隱匿性,還是符合「不對稱戰力」的一環,有一些其他相關的意見,主要是在於國防資源分配的問題,潛艦造價相當的昂貴,國防資源有限,要怎樣做適當的分配,每一個人都有其觀點,國防部會予以尊重。
國造潛艦後續量產計畫的主導權將回歸海軍司令部,未來可能採3+2+2的三批次生產方式進行,曾任海軍司令的立法委員陳永康在立院委員會質詢時曾建議,後續潛艦產計畫若採特別預算編列的話,會沒有彈性,但編入年度國防預算則可以調整增減。他舉當年海軍建造成功級軍艦為例,預算最初編列1200億元,後增加到1347億元,最後再追加11億元,因此編入年度國防預算方式,才可以因應需要來調整增減。
他說,後續艦造艦期程如果設定15年,也是太樂觀了,應改為20年。因為建第3艘潛艦時,首艘原型艦已4年,要回台船返廠大修,而修船與造船是同一批人,台船必須要評估、備妥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