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宇捷/台北報導〕俗稱「夜鷹」部隊的憲兵特勤隊,以神秘、精良及執行特種戰鬥任務著稱,隨著時代演進,夜鷹的裝備、戰技、戰鬥方式同樣不斷更新,近年也導入世界戰鬥趨勢的「限制空間戰鬥」(CQB)模式。為了解夜鷹部隊的訓練現況,監察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昨(27)日赴部隊考察,也讓憲兵特勤隊訓練曝光。
憲兵特勤隊是一支訓練嚴苛的部隊,為達成各種「不可能的任務」,隊員常需具備各式五花八門的技能,有時還要具備「三棲」能力,大至「鐵漢裝」跳傘,小至安全駕駛、駕車甩尾掉頭、各式槍械操作、格鬥、爆破等,而小組合作戰鬥更是不可少。
為了解現役憲兵特勤隊的裝備與訓練狀況,監察院副院長李鴻鈞等人昨日率考察團前往憲兵堅實營區,並在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的陪同下,聽取任務性質與整體訓練規劃簡報,接著由特勤隊員詳細介紹了執行各項任務時使用的武器裝備,並實地演練低光源及反劫持作戰,以敏捷俐落身手,結合精良武器裝備,展現近戰射擊戰技和反恐制變的優異戰力。
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指出,憲兵特勤隊的戰訓標準一直處於高度水準,同時肩負保衛國家安全的重任,未來國軍將持續提供更多的心理訓練,並在裝備及技術上不斷升級,精進並提升戰力,以確國家安全。
此外,監委們還前往「限制空間戰鬥」(CQB, Close Quarter Battle)訓練場,觀摩特勤隊員進行實彈射擊訓練;特勤隊員精準操作各式武器,充分發揮裝備效能,展現出純熟的戰技,順利完成反恐制變演練,監委們對此表達高度肯定。
曾經是憲兵特勤隊一員的陳重光教官分享,憲兵特勤隊以前就有室內空間戰鬥演練了,而這項操演非常考驗團隊默契與信任,有時為求真實訓練還會打實彈,如果在團隊中無法落實責任劃分,都有可能被打死的。他舉例,破門攻堅之後,每個人都有進門後自己的射擊防守區域,如果遇到移動中的敵人往隊友的射界方向走,一定是接手交由責任區隊友接續射擊,而不是我們直覺的一路追瞄、越區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