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提及,美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2021年7月首訪菲律賓,成功挽救一項攸關美軍區域部署的重要協議。當時菲國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威脅終止《訪問部隊協議》(Visiting Forces Agreement, VFA),但在奧斯汀展現誠意後改變態度。
這場成功會晤,標誌著美國接下來4年「轉向亞洲」策略的開端,奧斯汀此後又11次訪問該區域,在美國與中國的競爭中扮演重要角色。他見證了美國在印太地區核心盟友的領導人更迭,並在支持烏克蘭和以色列之間分身乏術。更重要的是,他始終需要面對日益強大且躁動不安的中國軍隊。
美方警覺中國快速擴軍,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上將(Adm. Phil Davidson)2021年初在國會聽證會上示警,中國可能在2027年前具備武力犯台能力。為因應挑戰,拜登政府制定深化盟邦關係、擴大軍事部署,並強化國防工業的全面戰略。其中,五角大廈推動「複製者」(Replicator)計畫,旨在加速無人機的開發與部署。
中國在南海的強硬作為反助美國凝聚區域夥伴。美方推動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升級,促成日韓關係解凍。2021年更與英澳達成「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協議,首度分享核動力潛艦技術,展現對盟邦新態度。此外,美國也同意出售戰斧巡弋飛彈(Tomahawk cruise missiles)給日本,作為調整對盟友態度的例證。
美國近年大幅增加在印太地區的軍事據點,包括菲律賓、澳洲北部、巴布亞紐幾內亞和日本等地,然而,美國本身軍備供應卻面臨挑戰,智庫評估若爆發衝突,美軍長程飛彈可能一週內告罄。
去年夏季,奧斯汀與中國國防部長董軍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Shangri-La Dialogue)期間會晤,就台海、南海等議題交鋒。澳洲副總理兼國防部長馬勒斯(Richard Marles)認為,美國近年對印太的重視程度「極佳」,但多國擔憂川普勝選可能改變現況。前美國國安會官員坦言,若新政府改變對亞洲盟邦態度,現有戰略恐將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