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宇捷/綜合報導〕珍珠港事變爆發至今已84年,許多當年經歷過驚魂而倖存下來的老兵,已漸漸凋零,高齡103歲、近日在家中辭世的普拉特(William Pratt),便是其中之一。1941年時,他在內華達號戰艦的船底螺旋槳軸室服役,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經歷了停電、爆炸震波、船體傾斜等地獄般場景後,才隨艦逃離攻擊倖存。
根據美軍《星條旗報》引述太平洋歷史公園的消息證實,曾在內華達號戰艦(BB-36)上服役,並經歷過珍珠港事變的水兵威廉·亨利·普拉特(William Henry Pratt),1月23日在加州的弗雷斯諾(Fresno)家中去世,享年103歲。
威廉·普拉特曾回憶,珍珠港事變時他才19歲,他與兄弟一起在內華達號戰艦上服役。1941年12月7日上午,當時他正在內華達號的甲板下,突然間「我開始聽到炸彈爆炸的聲音,但我當然不知道那是炸彈」。由於內華達號並未與其他被轟炸的戰艦緊綁在一起,因此得以短暫航行逃脫。
正當他想爬出去看發生什麼事時,一陣哨音便使他衝向戰鬥崗位,那是位於船底密封艙間的螺旋槳軸室,他的工作就是確保大軸的潤滑保持正常。攻擊開始後不久後,戰艦也失去了動力,連帶全艦也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那裡很黑,而且很可怕,因為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在一陣混亂中「我們的船向一側傾斜,因為左舷被擊中了」。
當下他真的以為末日要來了,所幸發電機讓他們重回了光明。最終內華達號被刻意擱淺在港口的沙灘上,以防止沉沒或阻塞出入口;接著,船上發給每位水兵步槍,並告訴他們向任何移動的東西射擊,因為不少人以為日本會在轟炸後空降部隊。最終,日本的空襲行動共造成內華達號上的60人死亡,另有109人受傷。
倖存下來的普拉特在戰爭後期,改調至「鮪魚號」潛艇(USS SS-203, Tuna)上服役,該潛艇在太平洋擊沉了多艘日本運輸船。
威廉·普拉特在珍珠港事變及二戰期間,共參與了各項戰艦及潛艦的高危險戰鬥巡邏任務;他曾在2021年受電視台專訪時說道,從軍對在經濟大蕭條時期成長的世代來說,是一個令人難以抗拒的選擇,那是年輕人唯一能找到有薪水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