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治程/綜合報導〕國防部軍備局205廠去(2024)年首度公開展示T112戰鬥步槍,不只槍身設計更新,射擊精度、槍管壽限大幅提升,且新槍隨附的各式光學瞄具也備受外界期待,可望強化未來換裝部隊現代化作戰能力。而催生前述裝備的關鍵功臣劉宗賢少校,近日接受軍媒專訪,親道過去五年來「從無到有」、打造國軍新世代輕兵器的心路歷程。
根據國防部今(2025)年國防公開預算書,國軍以「新型步槍」名義編列新台幣81億656萬4000元預算,為陸軍、憲兵及後備等部隊採購8萬6114把T112步槍,並由陸軍統籌各軍種需求建案,今年生產的首批2萬5000把槍枝,計畫優先解繳主戰部隊換裝。
綜合國軍官媒與媒體報導,T112步槍的研發作業早於2020年啟動,陸軍當時針對新型步槍率先提出「可變倍率1.5至6倍」的需求,並進一步要求能有4倍放大率、可在實距600公尺外清楚辨識人形,這使得以往曾參與T108狙擊槍作戰測評,後奉命研發新槍瞄準鏡的劉宗賢少校吃足苦頭。他分享道,他不只受派民間單位鑽研光學設計,並搭配光學設計軟體Zemax,以找出TS112瞄具的最佳參數。
進入機構設計階段後,劉宗賢說,他進一步自學電腦輔助設計軟體Solidworks,參酌美、德、加等國多款規格相近產品;並依據205廠提供的彈道圖逐步修正槍鏡內刻劃位置與間隔,經過3萬發以上的實彈測試,最終滿足300至600公尺間的「彈墜補償」(Bullet Drop Compensation, BDC)功能,確保射手在瞄具輔助下精準命中目標。
報導進一步補充,隨著TS112瞄準鏡的研發工作進入尾聲,接著就要正式投產;而為讓生產線操作手方便組裝、調整視差,全鏡採用「可調式設計」結合,這也是產線效率提升的箇中要訣。劉宗賢感動之餘,也期望他的「職人精神」,在化作新型步槍瞄準鏡的具體成果後,能讓國軍這款新作戰利器被更多人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