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哲宇/台北報導〕憲兵部隊將大幅擴編,對包括紅隼火箭彈丶人攜式刺針飛彈需求量也調增,而義務役兵役明年起將恢復至一年,國防部將強化實戰訓練,並增加實彈射擊訓練,未來分發至反戰車排的役男,也將會接觸到紅隼火箭彈的裝備操作,自由《軍武頻道》以圖解軍事新聞方式,帶您熟悉這款人人都能操作的平民武器。
紅隼反裝甲火箭是由中科院研發的一款國造單兵反裝甲武器,2009年首度亮相。任務定位與目的是取代服役超過35年的六六火箭彈,因此重量規格上重視的是廉價、輕量,平均單位成本在7萬元左右,全重僅5公斤。
外觀
六六火箭因其簡易的構造,雖然便於利用,但也限制了最大火力,逐漸無法應付現代戰爭環境。因此,紅隼火箭從六六火箭的重複使用式改為發射後拋棄式,從六六火箭兩截式可伸縮的筒狀發射管改為單發射管以放大火力。並採用折疊式肩托及握把,另加裝可拆卸式瞄準鏡及夜視鏡,具備夜戰能力。外殼採用複合材料、強化玻璃纖維材質,降低成本同時具有戰場抗汙損環境及抗磨耗能力。
彈頭
紅隼火箭彈彈體約1.6公斤,射程400公尺,具有貫穿350公釐軋壓均質裝甲的穿甲能力。除了標準反裝甲彈頭,還能選用對抗混凝土掩體的攻堅特種彈頭,可供進行反恐、攻堅任務。兩者彈體皆分為彈頭段、推進段及尾翼段。反裝甲彈內含錐狀金屬彈,擊中時彈體內金屬彈融化形成高溫焰流燒穿裝甲進入裝甲內部進行人員殺傷;攻堅特種彈頭含大量火藥,擊中掩體時爆炸實施爆破。
任務定位
紅隼火箭彈目前是連級裝備,主要目標為裝甲車、舟波小艇以及野戰混凝土防禦工事,執行灘岸守備及城鎮作戰等任務。據操作官兵使用感想表示,擊發出去時完全沒有後座力,面對裝甲靶車時,能完全爆炸貫穿其裝甲,威力震撼驚人。
現狀及未來
紅隼火箭彈現主要裝備於海軍陸戰隊、憲兵及海巡署中,未來將逐漸配賦到空軍進行機場防衛,海委會先前更在東沙島、太平島配賦近300具紅隼火箭。而陸軍也在去年9月訂購5,000枚火箭彈,預計在今年11月底前全數交貨。而據傳,中科院也正在進行紅隼反裝甲火箭的升級版研發。知情官員指出,中科院在穿甲關鍵技術已經取得突破,各項性能皆有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