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頻道/綜合報導〕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進口國,但每項與外國打交道的軍售合約,幾乎都包含聯合製造或技術移轉的規範;印度近期斥資數十億美元購買美製軍火,有安全官員和分析師認為,比起將軍購說成是在俄羅斯和西方國家之間做權衡,更能看成印度在利用機會強化自家的軍工業。
《路透》報導,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的統計數據,印度過去20年的對外軍購金額高達600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8830億元),而其中65%(約新台幣1兆2250億元)貢獻給了俄羅斯。
然而,俄烏戰爭的爆發,使俄羅斯軍售出口受阻,這使印度長久期望的多元化軍備和國防自主政策開始出現轉機。印度空軍幾年前向俄羅斯購買了Su-30 MKI和MiG-29戰鬥機的備用零組件,此外也在2018年重金購買5套俄羅斯S-400防空系統,但不只前者延後交付,後者也尚有兩組未接收;印度更預計,在未來數年內接收2艘俄羅斯的核動力攻擊潛艇,但潛艇可能也會「晚點到」。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上(6)月下旬前往美國進行國是訪問,而美國拜登政府在這期間宣布批准奇異航太(GE Aerospace)出售F414發動機,並允許在印度當地生產製造;印度更有意向美購買數十架 MQ-9B「海上衛士」(Sea Guardian)無人機,軍售總額達30億美元(約新台幣941.7億元);此外,印度也購買了法國「飆風」(Rafale)戰鬥機、以色列蒼鷺(Heron)無人機和德國的柴電潛艦。
有趣的是,不只F414引擎會在印度生產,「海上衛士」無人機的生產線也將在新德里設立,這兩項巧合,剛好與莫迪的「印度製造」政策不謀而合。印度國防部長辛格(Rajnath Singh)表示,印度計畫在接下來十年,採購超過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3.14兆元)的國產軍武;美國駐印度大使加塞蒂(Eric Garcetti)認為,華府正對印度放寬獲取軍事科技的門檻,這可能還超過美國對部分親近盟友開放的程度。
然而,中國與印度關係緊張,且長期與印度敵對的巴基斯坦,和中國來往密切,儘管印度為「四方安全對話」(QUAD)成員,面對華府嚴格的「國際武器貿易條例」(International Trafficking in Arms, ITAR)出口限制,至今的軍購作為,仍不足擺脫俄羅斯的依賴,兩國的軍事合作也不及美、英、澳的AUKUS聯盟般密切。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國防研究員格羅斯曼認為,美方對軍事合作的開放程度,取決於印度與俄羅斯的關係,即便印度能夠在未來擺脫莫斯科的制約,美國仍對印度的軍備抱持懷疑心態。
格羅斯曼總結,基於上述情況,印度應該會「見機行事(oppotunistic)」,接受美國願意提供的任何條件,但同時也不會輕易放棄與俄羅斯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