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宇捷/綜合報導〕艦載機是航空母艦戰力的來源,也是空中遠程打擊的重要手段之一,以一艘美國航空母艦為例,大約能搭載70至90架的各式飛機,不過這麼多的飛機經過長時間飛行過後,難免會有需要在船上維修、大保養的時候,而在空間有限的「海上堡壘」上,要在維修飛機的同時又不能干擾航艦運作,是怎麼做到的?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的日常生活照告訴你答案。
要在航空母艦上維修戰機,並沒有外界所想的容易,相比在陸地上,車輛、工具、水電能源都十分充足,但是在海上並沒有各式機具,也沒有電源插頭可以讓你隨意使用,因此在各項拆卸與搬運上,還是以人力為主,或要到有特定機具的地方,頂多只有一些簡易推車可以方便移動。
一般來說,這些保修的作業應該也有區分等級,最基本的就是在飛行甲板上,由機務人員進行初階處置;接著進階一些的保養或拆裝,就會移到位於飛行甲板下方的機庫內進行,通常這些飛機會被緊密排列在角落,盡量不影響到其他軍機的調度作業;再者若要進行細部大修,則會將零部件拆下來,整個送進專門的工作間。
從上方的兩張圖可以看到,負責保修戰機的官兵多是以手搖工具的方式,拆卸機上的螺絲,在機庫或飛機上鮮少看到拿電鑽的人。在這樣的情況下,飛機多半是僅被拆下部分蒙皮,對飛機的部分內部零組件做保修,或是幫軸承上油,若要更換整組零件或對某個部件進行大修,則需要將它整個拆卸下來,並移到其他場域處理。
這些拆下來的零部件若體積不會太大,或需要進一步的細部檢查,則可以將它們移到專門的室內工作台上處理,這裡的工具、備品,以及各項輔助資源都相對較充裕,也比較有機會使用電鑽進行作業,如上圖可見後方的空間有許多的層架,放滿個各式各樣的工具及一些小型備品。據筆者採訪一些海軍船艦的經驗,有些船艦上還備有小型的工具加工製造台,可現地製作所需工具。
最後,在某些情況下,官兵可能需要把飛機的發動機整個拆卸下來,並移到另外專門的區域執行保修,這個非常大又非常重的部件,攸關戰機的飛行安全,因此從照片來看,應有專門的工作間負責發動機保修,上方設有橘黃色橫梁的起重機,下方也有滑軌,發動機則安裝在滑軌上的發動機架上,以利移動及搬運。
此外,若有測試發動機的需求,官兵會把發動機以尾部朝外的方式,固定在航艦的一個外凸平台上,並在前端罩上一個半圓形的防吸入網,運用各種方式固定住發動機,可說是十分克難也充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