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美國空軍一架B-2「幽靈」匿蹤戰略轟炸機(B-2 Spirit)因意外事故受損,由於修復成本高昂且過程複雜,美軍決定放棄修復,將其除役。這意味著美軍珍貴的B-2轟炸機機隊將縮減至19架。
根據美國軍事網站《戰區》(The War Zone)5月10日報導,美國國防部於4月發布的年度兵力結構報告中,提到這項決定。目前美軍共有20架B-2轟炸機,包括1架受損的飛機。報告指出,這架B-2修復成本過高,預計將在2025財年(自2024年10月1日開始)將其除役。
報告並未提供有關事故的更多細節,例如事故原因、預計修復成本,以及空軍的決策過程。目前也不清楚這架轟炸機的殘骸將如何處理。
據報導,這架即將除役的B-2轟炸機,很可能是2022年12月10日在密蘇里州懷特曼空軍基地(Whiteman Air Force Base)緊急降落並起火的飛機。懷特曼空軍基地是整個B-2機隊的主要營運基地。當時,這起事故導致懷特曼空軍基地的唯一跑道關閉了一個多星期,整個B-2機隊也因此停飛了大約6個月。
B-2轟炸機是美國「核三位一體」(nuclear triad,指陸基、海基與空中核子武器投射)戰略威懾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即使在「安全暫停」期間,美國空軍也堅稱,如果需要,這些轟炸機仍然可以執行核威懾任務。
B-2轟炸機的結構極為複雜,其複合材料結構和外部塗層對環境因素非常敏感。由於機隊規模很小,日常維護成本已經非常高昂。與許多匿蹤飛機一樣,即使是相對輕微的損壞,修復也往往非常昂貴且複雜。
考量到修復成本、時間和投資回報率,美國空軍決定放棄修復這架受損的B-2轟炸機,並將資源投入到新一代B-21「突襲者」(B-21Raider)匿蹤轟炸機的研發和部署上。首架B-21轟炸機已於2023年11月首飛,目前正處於初始飛行測試階段,預計將在2020年代後期開始服役。
美軍B-2轟炸機生產成本極高,單機造價高達24億美元(約新台幣775億元),至今一共只生產21架,其中1架2008年在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Andersen Air Force Base)起飛時墜毀;1架B-2於2010年2月時失火,導致機體嚴重受損,但修復後仍繼續服役;後來1架B-2於2022年12月10日在懷特曼空軍基緊急迫降時滑出跑道,導致左翼插入泥土中,該機在懷特曼空軍基地停飛1年後,被送到加州進行大修。
未來B-2將逐步被新一代B-21轟炸機取代,但鑑於全球安全局勢嚴峻,2030年代中期之前,B-2仍將作為美軍「核三位一體」中的核武空射載台,繼續擔負戰備任務,向潛在威脅傳達明確嚇阻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