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治程/台北報導〕國軍今年起復徵一年期義務役,而首梯(2226梯)新兵在前(3)月的入伍訓期末鑑測中,便接受軍方在新制八周入伍訓所增設的「戰傷急救」測驗,強化單兵戰時自救技能和生存意識;而在新制14天教召中,戰傷救護課程亦成召訓重點。鑒於未來相關訓練及裝備需求加大,國防部今(2024)年底前將投入新台幣4.2餘億元大量採購「單兵戰傷急救包」,滿足未來戰場救護所需。
政府電子採購網今(22)日最新決標公告指出,國防部是在今年3月以「單兵戰傷急救包」名義、採公開最有利標方式進行標案招商,全案決標金額達新台幣4億2004萬152元,委由得標公司製作軍用戰傷醫療包,並在今年12月初前全數交貨。
得標公司為一間位於內湖的新創醫療器材商,其產品線橫跨一般醫療、民用營養食品、軍用救護產品等領域,其中,該公司代理的軍用醫療品包含止血帶、紗布、傷患搬運墊,以及胸部敷料等,亦可預見這些裝備未來有望成單兵戰傷醫療包的「標配」。
不過,國防部前月曾於立法院國防委員會上指出,本次採購的新式單兵戰傷急救包,除過往既有的紗布捲外,另加入止血帶、紗布、加壓彈力繃帶、繃帶剪刀、布膠、鼻咽呼吸道管、滅菌手套、傷票(檢傷分類卡)等項目;但受法規限制及醫療操作考量並未配備「胸封」,須由專業醫護人員來使用。
為強化單兵戰場意識、並提升戰時負傷後自救及他救的生存能力,國軍自前(2022)年試辦新制14天教召起便加入「戰傷救護」課程並實施至今;而今年復徵的一年期義務役訓練,在新訓階段也因應時程拉長加入相同課程,從「民轉兵」階段起紮根急救技能,有望提升部隊戰時的整體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