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治程/台北報導〕我國陸軍聯兵旅、營的「摩羯」戰術近程無人機,過去一年相繼投入漢光演習、長青操演,春節加強戰備及0403花蓮強震救災,展現其戰術價值;然審計部查核揭露,該機配屬部隊不只合格飛操手不足、機況欠佳,甚至有部隊反應情資平台竟偶有「停頓、熱當」情形,現已要求軍種加開訓練班隊滿足人力,並委中科院協助裝備功能妥善。
「摩羯」無人機又名「戰術型近程無人飛行載具」,是陸軍在2021年以新台幣7億7998萬9千元、委託中科院產製的空中戰術儎台,根據預算執行期程,全案50套無人機已在去(2023)年全數解繳並配發給各聯兵旅、營使用,同時進行操作人員先期培訓,彌補原「銳鳶」無人機移交海軍後所留之空缺。
該型無人機自前(2022)年起分批配屬陸軍各聯兵旅、營使用後,截至目前為止已投入過去年春節加強戰備、「漢光39號」、「長青17號」等各大、小操演,甚至今(2024)年4月花蓮強震後救災也有它的身影,足見其性能已能擔負日常戰備任務無虞。
不過,審計部去年10月查核發現,在配屬該機的聯兵旅部隊中,不只有組員「無照」,部分飛操手複訓時數更是未達標;且裝備經部隊實際操作後,發現機載情資平台竟偶有「停頓」、「機體過熱」情形,因此,審計部今(2024)2月起便正式函請國防部督促改善。
經審計部追蹤,陸軍已於今年7月1日起成立無人機訓練中心,增開複訓班隊並輔導未具操作資格人員取得相關證照;此外,陸軍現已協請中科院改善,同時定期檢討裝備使用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