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請見
記者涂鉅旻、劉宇捷/專訪
無人機已成各國多領域應用顯學,經濟部今年9月成立「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盼促進產業升級、放眼海外商機。擔任聯盟主席的漢翔董事長胡開宏表示,歐美興起無人機「去紅供應鏈」浪潮,為我國進軍世界的契機,短期內須盤點產業能量、對接規範厚實「國家隊」戰力。短短2個月內,已有近120家廠商響應參與聯盟行動。
世界各國在2020年雙亞戰爭、2022年烏俄戰爭之中,見識到軍用無人機的發展前景,因應當前防衛需求與接軌最新科技,國防部委託中科院研製「騰雲」、「銳鳶」、「巡飛彈」等多款「軍用軍規」無人機,亦向美國採購MQ-9B、「彈簧刀300」等機種,同時也向國內廠商招標3400餘架各式「軍用商規」無人機,盼在短期內組建「無人機大軍」,強化各級部隊監偵、打擊能力。除了軍事運用,包括海上執法、消防、農業、環境等領域,無人機都將佔有一席之地。
無人機「國家隊」蓄勢待發 漢翔將發揮「拓業」專長
胡開宏接受本報專訪表示,漢翔在無人機聯盟成立後,將扮演「平台」角色,也就是在充分盤點國內廠商能量後,發揮自身「拓業」專長,與提出特定需求者的國外廠商對接媒合。在短短2個月內,聯盟的廠商數自40餘家增長至將近120家,代表國內廠商都看到了聯盟帶來的好處,「他們(廠商)單打獨鬥能做什麼?一定要變成『國家隊』,才有平台與國家資源」。
除了外界熟悉的美國,波海三國無人機發展亦深具潛力,胡開宏透露,聯盟成員拜會當地廠商時,發現一些技術亮點,比方說,有廠商的無人機武掛能力優異,也有開發出能參與掃雷任務,或者具備優秀抗干擾能力的產品,這些都是未來對接、交流的機會。
「去紅」浪潮起中國貨OUT! 我無人機聯盟要搶國際市場
為了在打「國際賽」時創造佳績,胡開宏說,站在業者立場,政府應在此事扮演角色,除了訂定第三方認證制度,落實無人機業者分級,同時也應充分盤點產業能量,確定哪些領域需要投注資源、哪些需要國外技轉,避免重複投資,另外,我方須充分釐清歐美對於「去紅供應鏈」的規範為何。但是追根究柢,無論是應對國內需求或拓展國外市場,要用「國貨」的先決條件是「你(產品)要夠水準」,能夠追上國外先進產品的角色。
不擔心川普「美國優先」 關鍵是產品夠水準、符規範與否
「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創立之初,曾喊出要在2028年達到月產1萬5000架的口號,胡開宏說,這個數字只是個目標,要使這個目標得以成真,關鍵在於如何提升產業技術層次,進而推升訂單數量的正向循環,「如果你的產品是夠格的,人家就會下訂;如果你的技術比較稀有,人家就會跟你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