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今日閉門桌上推演,由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等3位副召集人帶領,邀集19個中央部會參與,結合地方16個局處首長擔任參演者共同規劃,並加入民間單位。總統賴清德下午召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第2次會議,由林飛帆報告桌上推演成果,之後再由委員針對推演提供建議並討論。
林飛帆說明,關於演習構想是依據中國可能對台威脅,設計未來可能想定,驗證中央及地方政府對相關狀況處置的思維及執行能力。驗證全社會防衛韌性五大主軸,包括民力訓練暨運用、戰略物資盤整暨維生配送、能源及關鍵基礎設施維運、社福醫療及避難設施整備、資通、運輸及金融網絡安全。
想定設計區分為兩個動次,分別因應高強度灰色地帶行動、瀕臨衝突狀態應處,檢驗政府相關機制整合,如何維持政府持續運作、維持社會民生核心功能及必要時支援整體社會防衛。本次推演也納入地方政府相關資源與功能的狀況,以台南市政府為例,並做為日後各縣市參考範本。
針對推演成果,林飛帆指出,首先,由於台灣已有良好且行之有年的災害防救機制,各部會及地方各局處皆已建立相應SOP及重要物資盤點,在應處緊急狀況時有快速的應變能力,例如衛福部已針對緊急醫療情境的啟動機制,包含醫院如何疏散、降載進行規劃。其次,跨部會之間亦有部分相互支援的機制,如環境部啟動毒化災機制時,內政部相關人力或協助救災,然內政部恐有因各單位需求,以至於人力負擔過重的情境,應提前思考人力運用及配置的優先順序。
第三,針對認知戰,包括法務部、陸委會、外交部都已有反制措施,尤其國防部針對錯假訊息提出「一切關於台灣投降的訊息,都是假訊息」,清楚明瞭的說明值得各單位後續因應參考。第四,中央與地方協力應處是全社會韌性重要關鍵,如在推演狀況中,內政部提出台南市及附近縣市資源狀況,台南市政府也針對配售站人力、警力、消防等向中央提出需求,共同解決問題。
林飛帆表示,第五,地方市府團隊在針對情境進行評估時,已展現能進行提前部署能力,並運用跨地域協助機制,請鄰近縣市提供協助。第六,此次推演有助於發現不足之處,體會未來可能面對的挑戰,透過推演可以檢視既有計畫精進與調整之處。
展望未來,林飛帆表示,及早建立SOP雖能使處置機制完善,然亦須適時跳脫本位,強化緊急狀況下的橫向與縱向協調及作業能力。各單位當前多以單一事件應處為思考,較無法考量到各單位資源的相互依賴性以及連動性,未來建議可以加強處理複合式威脅的應變能力。
林飛帆也提醒,面對大規模及複合式災害,中央與地方、多部會之間的聯繫機制仍待強化,我方應思考,如何建構有系統、從中央至地方的資訊溝通管道。各單位均須思考期整備備援機制及復原能力,並透過平時演練驗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