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請見
〔記者涂鉅旻/台北報導〕美國公關遊說業近年成長迅速,甚至是政策制定的關鍵,不過,調查記者凱西.米歇爾新著《外國代理人:美國公關遊說業如何威脅全球民主》,揭露這個行業「黑化」不僅影響民主,還可能成為外國勢力滲透的破口。該書提到,美國總統川普、前國務卿希拉蕊等人都深受影響,且在遊說、政治諮詢業結合後,導致川普成為首位法院認證,為求當選而公開接受外國援助的美國總統。
《外國代理人:美國公關遊說業如何威脅全球民主》的作者凱西.米歇爾(Casey Michel)是人權基金會(Human Rights Foundation)打擊盜賊統治計畫主任,也是分析師、作家與調查記者,他致力於研究獨裁政權、非法金融、外國遊說與干政,並對俄羅斯、蘇聯統治遺緒有深入的研究,也曾到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作證。此書由讀書共和國集團「明白文化」出版,預計4月1日上市。
根據明白文化提供的資訊,美國為了杜絕公關遊說業走歪,因此,美國國會特別訂定《外國代理人登記法》加以規範,但法律卻成為遊說業引進外國勢力的合法基礎,滋養出艾維.李接班人、川普前競選總幹事曼納福特(Paul Manafort)這樣的奇才,進一步將遊說業與政治諮詢業結合,最後使得川普被法院認證,為第一位為了當選而公開接受外國援助的美國總統。
曼納福特2018年被指控與川普「通俄門」事件有關,2019年因攸關稅務與銀行詐欺等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但川普於2020年底特赦了他。除此之外,該書指控,其實從美國企業家洛克斐勒、前總統柯林頓、前國務卿希拉蕊至川普時代,公關遊說者化身競選總幹事、國家安全官員、籌款大將和政治顧問,替外國獨裁政權秘密效勞。
這本書也點出了數個「數字密碼」,例如,2016年前半個世紀內,只有3個人因為外國遊說犯罪被判刑,但自1990年至2016年,卻有114名國會議員成為外國代理人;2016年以來,在美國註冊進行遊說活動的外國委託團體高達1040個,且花在遊說的金額高達41億美元(約新台幣135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