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涂鉅旻/台北報導〕國防部因應中共軍事威脅,以對美軍購方式強化戰力,美方亦透過軍事援助等舉措協助我國。國防部今日送至立法院的最新一份「五年兵力整建及施政計畫報告」揭示,為精進對外軍購管制機制,所有軍購案由原軍備局調整為戰規司負責,國防自主建案維持由軍備局督管。
國防部近年迎來對美軍購接裝高峰,除了將於2026年以前獲得 F-16V block70戰機,包括「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MQ-9B無人機等也將於近年陸續獲得;美方亦運用軍事援助方式及外國軍事融資(FMF)舉措協助我國強化戰力,美國政府29日甫宣布,擬援助我國8000萬美元(約新台幣25億元)外國軍事融資。
為因應為數龐大的對美軍購案,並精進對外軍購專管機制,國防部最新一份「五年兵力整建及施政計畫報告」內容揭露,自今年8月起,將所有軍購案,由原軍備局調整為戰規司負責,國防自主建案,維持由軍備局督管,以統一對外軍購事權。並藉由建案作業專業職能,有效整合管控機制,降低軍購風險。
國防部「五年兵力整建及施政計畫報告」內容指,對外軍購是構建不對稱防衛戰力的重要籌獲管道,惟仍存在雙方合約溝通與國際環境影響產能問題,而無法如期、如質獲裝。
國防部陳述,為降低風險,國防部提早啟動對美專管協商機制,在不增加軍事投資預算總額前提下,秉持「預算個案編列,整體規劃運用」原則,由國防部召集軍種採合署方式,詳實編製出國計畫及預算,並編組聯參、軍種專案團隊,赴美執行軍購案整體規劃,以加速軍購作業執行進度。
另外,國防部也於「五年兵力整建及施政計畫報告」內容強調,國軍有效管控需求品項因產能不足、暫無現貨及消失性商源等問題,並尋求國安、國防及外交體系向美國提出「多元軍購籌獲途徑」建議,針對無法如期交運的武器裝備,請美方主動洽詢其他供應商或盟邦,供售類同裝備給予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