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請見
超過70%擊殺率! 海軍接收「魚叉」與「雄風」飛彈共築濱海防線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國造雄風系列反艦飛彈持續進行量產,並分階段撥交海軍運用,海軍則是依計畫擴充反艦飛彈機動發射車組及增設機動中隊。軍方高層人士今天指出,「海鋒」機動第5中隊已經在日前編成,預計明年3月成軍,「海鋒」機動中隊的陸續成軍,將可提升對共艦登陸船團的擊殺率。
據了解,海軍反艦飛彈部隊目前有2個大隊,下轄6個固定陣地中隊丶5個機動中隊(包括新編成的機動第5中隊)以及1個支援中隊。機動中隊當中,有2個位在高雄左營丶一個在南部地區。海軍未來還會依計畫新設反艦飛彈機動中隊,屆時將優先在花東丶北部地區設立。
「海鋒」反艦飛彈部隊使用的武器裝備,目前以國造雄風系列反艦飛彈為主,未來還會加入美國售台的岸置魚叉飛彈系統。
現役雄二飛彈的標準接戰射程為80浬(148.16公里),最新量產中的雄二反艦飛彈則是改良精進款,射程估計可達160公里至200公里之間,而且更加的刁鑽靈活,在反電子干擾的設計上,已與歐美國家先進反艦飛彈同等級。
此外,現役雄三飛彈標準接戰射程為150公里至200公里之間,最大射程可達250公里,增程型雄三飛彈的最大射程據稱可達400公里,大大提升我國反艦飛彈的接戰範圍,增程雄三與雄三反艦飛彈混合搭配部署後,對台灣南北兩端丶台灣東部海域的敵軍目標,具有強大的打擊能力。
軍方高層人士指出,「濱海作戰指揮部」即將於2026年元旦設立,海軍主戰部隊原本是以艦隊及陸戰隊為兩大作戰部隊,2026年元旦之後,將改為以艦隊丶濱海作戰部隊及陸戰隊的三大主戰部隊架構。現行的反艦飛彈部隊屆時也將改編成北中南東四個打擊群(旅級部隊),成為反制丶擊殺共軍登陸船團的要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