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圖解軍武》被馬斯克「酸」過的最強五代機 F-35可望續馳天空半世紀

2024/11/27 14:03

洛克希德.馬丁第五代匿蹤戰機F-35「閃電 II」(Lightning II)各部裝備與性能諸元。(美國空軍官網;記者陳治程製圖)

相關報導請見

無人機打空戰可行嗎? 美「忠誠僚機」等先進飛行器後勢可期

〔記者陳治程/台北報導〕談起擁有現代最強空優的國家,當屬巡邏機、加油機,先進戰鬥機一應俱全的美國,其中的空優代表F-35戰機,近年更是在國際軍售市場上熱銷;但它日前卻遭知名企業家馬斯克冷言抨擊「過時」,掀起輿論譁然。究竟這架備受討論的五代戰機有何過人之處,而「閃電II」的背後又有什麼挑戰待克服?接著讓《軍武頻道》用圖解方式,帶你認識這台本世紀最強的五代匿蹤戰機。

搭檔F-22「猛禽」高、低配的兄弟機

仔細端詳F-35戰機的外型,讀者可能會聯想到與其外型相似的五代戰機F-22「猛禽」,兩者除均為單座型機外,尾翼也同採雙斜置尾翼、翼下進氣道的設計,不過前者為DSI蚌式進氣道、兩側梯形進氣口處有突起的鼓包,後者則無,能提升戰機在高速飛行時的進氣效率,同時加強在戰場上的匿蹤性。

F-35戰機(上)與F-22戰機(下)正面視角對比圖。(美國空軍網站官網;記者陳治程合成)

此外,現今的F-35與F-22戰機雖都能對空、對地打擊,但兩者的任務定位各有不同。根據美國空軍官方資料,F-22是一款以空優(Air Dominance)為導向的匿蹤戰機,在美系戰機族譜中相當於F-15戰機的後代;F-35則是美軍以「聯合打擊戰鬥機」(Joint Strike Fighter, JSF)名義研發,旨在取代空軍F-16「戰隼」、A-10「雷霆 II」、陸戰隊AV-8B「獵鷹II」,以及海軍F/A-18「大黃蜂」等機種的新型多用途戰機。

F-22戰機自1990年代起歷經原型機首飛、投產並於2005年投入戰備,F-35戰機則是於2001年拍板啟動研發,服役期程較前者晚了十年左右,也因此與前者搭檔形成高、低配的兄弟關係。

一型三機 匿蹤、態勢感知兼具的強悍戰力

F-35戰機依起降性能差異,分為A版傳統起降型(CTOL)、B版短場起降型(STOVL),以及配備可折疊加大機翼的C版艦載型(Carrier)三款。(洛克希德.馬丁官網)

說到F-35的作戰優勢,除高度匿蹤機身設計,其搭載的AN/APG-81主動電子掃描陣列雷達、散布全機的AN/AAQ-37「分散式孔徑系統」(DAS),以及機首下方的AN/AAQ-40「光電標定系統」(EOTS),不只讓戰機探測範圍超過100公里、讓飛行員擁有全天候、全方位態勢感知,能提早預警敵威脅,快速辨識、標定、鎖定並打擊目標。

而依起降性能不同,F-35戰機可分為A版的傳統起降型(CTOL)、B版短場/垂直起降型(STOVL),以及機翼加大的艦載機型(Carrier);以美國為例,空軍操作F-35A,海軍操作F-35C,陸戰隊則是F-35B/C型兼用。

F-35戰機的機腹設有兩槽內置彈艙,可攜掛空對空飛彈及精準導引炸彈,也可視任務需要加裝外置武器掛架、犧牲戰機匿蹤性以最大化其打擊火力。(美國空軍官網)圖為美國海軍F-35B戰機,去(2023)年10月以全武裝狀態登陸英國皇家海軍航艦「威爾斯親王號」(R09)的測試情形。(洛克希德.馬丁官網)

機載武裝方面,F-35有內置彈艙也保留外置武器硬掛點,前者可攜帶AIM-120C/D中程空對空飛彈、精準導引炸彈(JDAM)各2枚,後者則可於機翼兩側各3個站位掛載武器,至多可同時攜行10枚彈藥升空,不過此舉也會犧牲掉戰機原有的匿蹤性能。此外,F-35戰機飛行員配備的「聯合頭盔瞄準系統」(JHMCS)能與上述系統整合,搭配具離軸發射能力AIM-9X空對空飛彈,發揮「看到哪、打到哪」的人機一體功能。

而美軍現正發展中的「忠誠僚機」聯合作戰無人戰鬥機(CCA),未來也有望與F-35整合,進一步發揮其優異的通信能力,擴大有、無人機作戰效能。

「聯合頭盔瞄準系統」(JHMCS)。(美軍DVIDS網站)

軟硬體升級卡關 卻仍受20國客戶青睞

圖為今(2024)年7月首架完成TR-3升級的F-35A戰機,隸屬美國空軍第187戰鬥機聯隊(187th FW)。(美國空軍第187聯隊官網)

F-35戰機自2015年服役至今,除美國空軍、海軍、陸戰隊外,截至本(11)月已外銷19國,證明其性能、買氣兼具的實力,其與時俱進的戰力,也是美方透過軟、硬體升級而得。

不過,原廠洛馬為進行該型機第4批次(Block 4)升級所做的「技術更新 3」(Tech Refresh 3, TR-3)卻在去年遭遇軟體整合問題,延宕軍方驗收與接機期程,所幸美方今(2024)年7月起同意恢復接收部分升級的新機,待問題排除再完成驗收。另一方面,美國防部原計畫以全新的「自適應引擎」替換F-35現有的F135發動機,但最終仍選擇原廠普惠的「引擎核心升級」(ECU)方案,解決發動機散熱不足與運作過載的問題。

普惠為F-35戰機進行ECU升級的元件組成圖。(美國審計署網站)

國防部今年3月宣布F-35獲准全速生產(FRP)後,美國審計署5月發布的審查報告中揭露,美軍有意讓其持續服役到2088年、意即該機還會再服役60餘年才退休,但洛馬、普惠等承包商所生產的新機暨升級零件,不只影響美軍提升空優,也影響原廠軍售訂單的履約能力。儘管如此,若F-35順利完成升級,其不俗戰力仍可證明其將主宰未來戰場數十年的高度能耐。

☆軍武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軍武新聞訊息,請上軍武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