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治程/綜合報導〕美國空軍現正換裝的F-15EX「鷹二式」戰機,其更強勁的機動性、探測範圍與電戰防禦能力,已被美國國防部選定接替F-15C/D型機,正式進駐西太平洋島鏈;不過,即使美軍對F-15EX讚譽有加,月前仍在年度評估報告中陳述,這款空、地打擊兼備的「炸彈卡車」,未來還需要更多針對先進威脅的性能評估,才能確保在未來戰場生存。
美國國防部作戰測試和評估中心(DOT&E)上(1)月發布「2024財年年度報告」寫道,F-15EX作為一款新型多用途戰機,去年6月獲准全速生產(FRP)前,就已在初始作戰測評(IOT&E)和實彈測試評估(LFT&E)中,驗證其空對空、空對地的打擊性能;然而,前述測試受制於現實環境,結果僅證明這款戰機能應對當前威脅,但面對尚未部署的潛在長程威脅,其生存性仍有待驗證。
報告進一步陳述,儘管F-15EX戰機後勤、人員訓練體系尚未成熟,但其作戰效益(Effectiveness)、適應性(Suitability)和戰場生存性(Survivability),以及與飛行員的人機整合都有正面評價。對此,DOT&E除建議F-15EX應安排後續作戰測評(FOT&E),確保測試機配置與量產型機一致,並將該平台導入「聯合模擬環境」(JSE)軟體中測試,以補足實地測試的不足。
美國波音公司研發的F-15EX戰機,搭載推力更強的2具奇異F110發動機,採用線傳飛控、數位化航電,同時整合新型「鷹式」主被動預警系統(EPAWSS)、AN/APG-82(V)1雷達和頭盔顯示系統(HMCS)。該機目前已由美國空軍國民兵率先換裝,未來確定接替駐日美軍的F-15C/D戰機部署西太平洋;此外,首架搭載新電戰系統的同型機也已在上月進駐英國。
軍聞網站《戰區》(The War Zone)報導對此分析,上述報告指的「潛在長程威脅」,不排除是共軍數款研發中的空對空飛彈,如「霹靂-17」(PL-17)、「霹靂-16」(PL-16)及相對成熟的「霹靂-15」(PL-15)武器。它們的出現,也是促使美軍研發AIM-260等長程飛彈的一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