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哲宇/核稿編輯
〔記者吳哲宇/綜合報導〕中科院近年積極推動「民雄航太暨無人機產業園區」,預計2026年啟用,投入中、大型軍規無人機生產。中科院今日表示,為配合賴清德總統推動五大信賴產業,授權亞航公司無人機複材機體製造技術的生產與銷售,鼓勵業界可參與中科院技術授權與產品發展,共同擴大產業規模,使台灣成為世界無人機供應鏈中心。
中科院表示,此次技術授權,即在配合政策,透過科技創新,帶動百工百業發展,以強化國家安全與韌性,持續壯大台灣科技與經濟。
中科院強調,為促進無人機產業的發展,目前積極投入開發的民雄航太曁無人機產業園區,正是為與產業合作做準備,藉由技術移轉、研發創新、試驗檢測等能量機制,深耕產業基礎,為培育未來人才,建立無人機生態系,成為國際非紅供應鏈的基地,象徵國防自主、無人機體系正式邁向全新階段。
中科院表示,民雄產業園區是擴大業者產能,縮短開發時程,加速技術迭代開發的最佳環境。園區同時引進高效穩定能源、雲端智慧管理環境,形成完整集中生態系之外,更是扮演臺灣無人產業樞紐(hub)的角色。日前中科院透過台大、雲科大與虎科大等各校的結盟,將產、官、學、研的能量整合在一起,強化無人機產業鏈韌性。
中科院指出,此次與亞航的技術移轉合作模式是產研首創的創新機制,未來可利用民雄產業園區做為基地,讓國家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成為繼半導體產業之後,第二個臺灣的「護國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