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英國《衛報》引述多名知情官員披露,美國總統川普至今未批准對伊朗發動空襲,其猶豫關鍵在於對「碉堡剋星」(Bunker Buster)炸彈GBU-57是否足以摧毀福爾多(Fordow)深層核設施存疑。他要求軍方必須保證「一次性」瓦解伊朗最關鍵的濃縮鈾基地,但五角大廈內部評估結果未能達到這一標準。
報導指出,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與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凱恩(Gen Dan Caine)曾在白宮戰情室向川普簡報,表示投下GBU-57可有效削弱福爾多設施。然而根據國防威脅削減署(DTRA)的內部評估,該設施位於地下約90公尺深的山體中,即使使用多枚GBU-57炸彈,也僅可能摧毀進出通道與部分隧道,無法完全摧毀核心區域。
有建議提出應以常規炸彈先軟化地表,再由B-2轟炸機投下戰術核武,方可徹底摧毀整座設施。但知情人士強調,川普完全排除使用核武的選項。五角大廈內部多位軍官並指出,GBU-57雖號稱「碉堡剋星」,卻從未在實戰中應用於如此深層的軍事目標。
退役少將、曾任DTRA副署長的曼納(Randy Manner)坦言,即使成功擊中福爾多,也可能僅讓伊朗核計畫延後半年至一年。他直言:「這聽起來對電視觀眾有說服力,但不代表實際戰果。」
此外,報導提及川普仍在觀望是否能透過威懾促使伊朗重啟談判,而非貿然發動攻擊。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先前已證實,福爾多所濃縮的鈾已達83.7%純度,逼近90%的武器級門檻。美方認為該設施若不透過外交或軍事方式關閉,將使伊朗取得核武的可能性大增。
以色列過去曾提出數種摧毀福爾多的計畫,包括派遣特種部隊突入設施內部引爆炸藥,但川普據傳不支持此類高風險行動。以方缺乏攜帶GBU-57這類超重炸彈的載具,也沒有B-2轟炸機,使得打擊任務幾乎只能仰賴美軍執行。
《衛報》強調,美方對福爾多的空襲計畫至今仍存在技術障礙與戰略爭議,這也讓川普在外交與軍事選項間維持高度彈性。一名官員形容:「這不是一發搞定的任務,而是一連串高風險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