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搜尋

愛國者、陸劍二放列秀肌肉…但國軍應對無人機能力還有缺口待補

2025/07/13 15:24

近日漢光41號演習中,全國各地更見多種防空飛彈外出基地佈署。不過,國軍缺乏防空機砲裝備,在近年日益升高的無人機威脅下,更凸顯國軍在低空層、小型目標上的防空網存在漏洞。圖為愛國者飛彈部署於北市河濱公園情形。(記者陳逸寬攝)近日漢光41號演習中,全國各地更見多種防空飛彈外出基地佈署。不過,國軍缺乏防空機砲裝備,在近年日益升高的無人機威脅下,更凸顯國軍在低空層、小型目標上的防空網存在漏洞。圖為愛國者飛彈部署於北市河濱公園情形。(記者陳逸寬攝)涂鉅旻/核稿編輯

〔記者吳哲宇/綜合報導〕國軍在「漢光41號」實兵演習中,全國各地可見多種防空飛彈部署情形,負責攔截飛彈、高價值目標的「愛國者」飛彈更在松山機場附近部署數日。事實上,我國防空飛彈總數達6000多枚,密度僅次於以色列排名全球第二,顯示台灣在防空飛彈部署上相對密集。不過,國軍缺乏防空機砲等裝備,在近年日益升高的無人機威脅下,凸顯國軍在應對低空層、小型目標上的防空網仍有漏洞。


我國防空飛彈系統型號眾多,有包括刺針、陸劍二、天弓二、三型,愛國者二、三型,標準一、二型等,總數超過6000枚,密度世界排名第二,僅次以色列。光是空軍防空飛彈部隊,就有9個營左右的規模,防空砲兵也有6個營左右。

至於陸軍部分,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陸軍野戰防空兵力在「精粹案」大幅裁減,僅國軍三大砲指部接裝復仇者、陸劍二防空飛彈系統,花東防衛指揮部則仰賴復仇者飛彈系統遂行防空任務,復仇者防空飛彈系統使用刺針飛彈,射高3800公尺,陸劍二防空系統射高則在7公里左右。但為陸軍主戰部隊的聯兵旅,用於自衛的編制內防空兵力,僅能仰賴單兵刺針防空飛彈。

CM34雲豹裝甲車是聯兵旅的關鍵裝備,其採用的30公厘機砲,被認為可應對敵軍空中兵力。(資料照)CM34雲豹裝甲車是聯兵旅的關鍵裝備,其採用的30公厘機砲,被認為可應對敵軍空中兵力。(資料照)由此可見,雖然國軍整體防空飛彈的密度極高,但多集中於中、高空層,中低空層防空密度陡然銳減,雖然國軍曾試圖以雲豹甲車的30公厘鏈砲,各式甲車的12.7公厘機槍等,構成低空防空火網,但未有公開驗證紀錄。

放眼根據其他國家經驗,現代機砲防空基本上需要光電系統輔助瞄準,雖然就本島防禦環境而言,聯兵旅不一定要走出空軍的防空範圍,敵軍中、小型飛行單位也受限台灣海峽距離,但仍體現本島在防空縱深上的不足。

同時,根據美軍防空部隊換裝進程,其已採用史托克中士」史崔克防空甲車,以「彈砲合一」系統為部隊提供防空戰力,並汰換復仇者飛彈車;歐洲亦以相同趨勢進行換裝。

另從國軍多數學術論文的內容可見,野戰防空戰力於「精粹案」壓力驟升,三軍短程防空部隊由聯合空中作戰中心間接管制,各作戰區僅能建議兵力部署調整、參照管制命令,作戰區權責不清也不易整合,尚未完全達成「指管共通作業環境,以強化戰場管理、指管情傳及早期預警能量」的國防目標。

空軍35快砲是應對中、低空威脅的主要裝備之一。(資料照)另一方面,空軍未來將購買美國NASAMS系統強化防空戰力,但傳出可能汰換35快砲系統及麻雀飛彈、20公厘防空機砲等裝備。外界有反對聲音指出,因應無人機的新興威脅,35快砲及20防空機砲這類型武器,依然能夠發揮很好的作戰成效,顯見國軍在應對低空層、小型目標的防空任務上,尚有待解的課題。

相關新聞請見

漢光41》顧立雄赴北市河濱公園視導愛國者飛彈陣地 引發民眾圍觀

☆軍武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軍武新聞訊息,請上軍武頻道

免費訂閱 《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