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哲宇/台北報導〕國造潛艦洩密案疑雲持續延燒,國防部長邱國正本月赴立法院備詢時受媒體訪問,是否擔憂此事恐致成南韓對協助我國後續造艦生變?邱國正也坦言「國防部確實擔憂」。而負責建造潛艦的台船董事長鄭文隆,日前接受三立《鄭知道了》節目訪問,坦言全體員工在過程中的確遇到很多艱辛,但也表示台船已做好面對任何挑戰的準備。
鄭文隆說,也許是因為台灣在國際地位上的提升,很多國家都對我們很友善,但原本答應了卻又縮回去的廠商也有十幾二十家,甚至是簽約了還會反悔,寧願毀約賠償,並直說在他們在其他國家的利益比台灣還高,也不要被中共施加壓力。
因此,輸出許可決定於國際形勢的氛圍,氛圍對了綠燈就會開,氛圍不對綠燈搞不好變黃燈變紅燈。
鄭文隆:第二、三艘開始,力圖自製率達50%
對於國內廠商參與及自製率,鄭文隆說:「這個速度一定很慢的,因為什麼東西都要人家的輸出許可,求人不如求己。所以在國內有一些布局,找國內的廠商,能夠在國內自己造地盡量自己造,包含台船的子公司都有分得任務,所以有把握一定會慢慢增加。」
鄭文隆指出,潛艦單靠台灣是無法全部自製的,就像蘋果手機一樣,現在的東西都是全世界的,每一個裡面的零件大都是來自於國際的。他算過,原型艦目前有40%是台灣自製,像紅區關鍵設備、聲納那些裝備都還是國際上的東西。
鄭文隆指出:「例如鋼板是中鋼製造出來的,閥件則是找國內的廠商請他們來開發看看,廠商可能沒有全世界的市場,可是當台船拜託他們能不能做的時候,大部分廠商都願意,大概有一百初頭家的廠商現在有參與到我們的案子。」
而即便只有一艘,廠商會願意進來做,也是因為做出來了才有機會能參與後續的建造,做不出來就沒機會,每個人的愛國心在參與這個案子的時候都感覺得到。
鄭文隆更表示,工程師的天命與天職就是面對從無到有的挑戰,他從來沒有懷疑過。這個案子最難的就是裝備,因為台灣沒有這種產業鏈,裝備是來自全世界各個有生產的地方,所以團隊一開始就把每一個重要裝備進行優序排序,挑最好的採購,如果無法採購就趕快找備案,如果備案都沒有了,就是國內找人幫忙做看看。
鄭文隆說,台船的立場就是準備好了,因為第一艘出來了,現在只是開始做最後的測試而已。台船的設備在工廠裡面、人員也都還在、第一艘設計完的藍圖也都在,政府隨時有命令,台船就可以來進行。
除此之外,鄭文龍也透露,目前台船在潛艦的建造分為海昌工廠跟組裝工廠,通常是在海昌工廠做好壓力殼再送去組裝工廠做內裝。目前還是一次造一艘,因為現在組裝工廠只能擺一艘,但如果要加速的話廠房稍微擴大一點是可以擺兩艘。
最後,鄭文隆指出,現在海鯤號潛艦處於港試階段,目的就是要把先前油、電、水、器等各種單機測試都完好的設備,一起做系統性的測試。
例如海鯤號現在十月正在進行的測試項目之一,就是官兵生活廢棄物的排泄系統,這個排泄系統就是要把官兵的生活廢棄物壓縮,再把壓縮物從壓力殼裡擠到海中,在擠出去的過程裡,就牽涉到一個叫做「貫穿件」的東西。它會貫穿潛艦裡的生活區和外面的海水,裡面不能有水,外面有水,要怎麼將壓縮物排出海水又不會倒灌,這又是一個技術。「而這個設備恰好就是曾經人家不肯做後自己開發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