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治程/綜合報導〕日本防衛省日前表示,為精進島嶼防禦並強化防區外打擊能力,過去一年已在美國完成4次新型極音速滑翔飛彈的試射,測試情形順利;根據防衛省規劃,全案先導研究預計會在2025財年度完成,並持續推動小批量生產,以利明(2026)年起投入實戰部署。
日本防衛省7日公告指出,為滿足早期攔截、消滅敵威脅的防區外防禦能力,現正進行自製的「島嶼防禦極音速滑翔飛彈」研發工作,過去一年間,該型飛彈已在美國加州地區完成4次試射,初步驗證系統運作可行性外,也順利蒐集相關飛行數據,做為日後研改精進的參考。
日本自2018年起展開「島嶼防禦極音速滑翔飛彈」的研發,根據防衛省公開資料,該型彈自前(2023)年起已展開小批量生產,升空後可以逾5馬赫速度飛行,且飛行期間具可變彈道的機動優勢,將有效降低敵方攔截成功的機率;未來還將聯手另一款自製的12式反艦飛彈、與美國共同開發的「聯合滑翔階段攔截器」(GPI),大幅強化西南諸島的防禦體系。
日本防衛省表示,正測試當中的「島嶼防衛用極音速滑翔彈」,預計會在明、後(2027)年交軍,並投入實際部署;去年7月公布的《國防白皮書》中則寫道,因應新型極音速飛彈服役,陸上自衛隊計畫新建2支編有這型武器的部隊,同時推動射程比首批量產彈更遠的Block 2A、2B型彈研發,相關工作可望於2030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