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由軍事作家黃竣民撰寫丶黎明文化公司出版發行的「空降神兵」一書,內容揭露我國航空特戰部隊的諸多祕辛,完整揭露「神龍小組」如何產生,引發諸多迴響及討論,而「神龍小組」中特殊的「女神龍」,更是將甄選標準丶訓練祕辛首度對外揭露。
黃竣民指出,當我國與美國斷交之後,儘管國際間已經愈來愈多國家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權,「神龍小組」卻是少數還能維持著對外宣揚軍威、拓展外交與戰技展示的單位。甚至改制後的「陸軍空降特戰司令部」,還在1980年對外招聘女性人員成立了女性神龍跳傘隊。
他表示,「神龍小組」的訓練,是出了名的嚴格,即使當時「女神龍」還是屬於聘僱人員的性質,身份並不是真正的軍職人員,但訓練與管理均比照辦理。隔年,包括有王月慧在內的6位女神龍完成訓練,隨隊在國內、外進行比賽、宣慰僑胞及活動表演的任務。她們高空跳傘最常表演的項目為定點著陸及花式跳傘(空中接力),由於相當受到矚目,因此一舉手、一投足之間都是媒體的焦點。這樣的過程一晃眼也過了十幾年,直到1994年才有首批的女性軍職人員(陳貴珍、徐家琪)成為「女神龍」,並以此為選員資格以利統一管理後才逐漸步入正軌。
黃竣民指出,雖然陸軍早在1967年就誕生過首位的女傘兵(當時的孫樹佛少尉完成5次空跳,成為我國傘兵建軍史上第一位獲得傘徽的女性軍官),這項紀錄甚至比美國陸軍還早。
他說,軍職「女神龍」的甄選標準,以當時第一批入選的標準為例,在參加「神龍小組」之前,傘兵必須先完成基本傘訓(空跳高度1,250呎),還得完成俗稱「鐵漢傘」的特種地形跳傘訓練(使用MC-1傘具,攜帶約30公斤的裝備,空跳高度2,500呎),之後進入高空傘的訓練(空跳高度4,000呎),跳滿60次後才能接受「神龍小組」的訓練。
他表示,以當時首批軍職「女神龍」退伍,也是國內首位原住民「女神龍」的陳貴珍而言,她所參與的訓練與表演高達498次,這還不含基本傘訓5次、MC-1傘20次、特種地形跳傘6次、保傘連自摺自跳6次,這樣的紀錄絕對打趴一堆男性的傘兵。而其姊姊陳梅珍士官長,也是在「空訓中心」服務多年,排灣族公主姊妹花一同是傘兵也在當地傳為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