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彭博》今日報導,台灣已與美國無人機軟體供應商Auterion敲定一項多年協議,共同研發可嚇阻中國威脅的無人機,這是與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中科院)合作的一部分。
總部位於維吉尼亞州阿靈頓的Auterion在聲明中表示,其作業系統和群集技術將被添加到軍用無人機中,但Auterion拒絕透露合約的規模和期限。
報導提到,台灣正努力建立無人機製造能力,以增強自身國防實力,並利用美國和歐洲對中國技術日益嚴格的限制。台灣的目標是到2028年,每年可生產18萬架無人機。
Auterion執行長邁爾(Lorenz Meier)指出:「我們正在幫助台灣採用我們的軟體,共同開發新技術,並打造他們自己的工業基礎。」
Auterion計劃與台灣製造商合作,製造整合Auterion軟體的無人機,Auterion軟體在過去幾年幫助烏克蘭擊退俄羅斯入侵的過程中,得到了不斷改進。
Auterion表示,與台灣的協議最終可能會擴大規模,在未來幾年將其技術應用於「數十萬架無人機」。
中國企業仍佔據商用無人機市場約80%的市占率,並且擁有製造這些無人機所需的許多基本零件,這種主導地位也使台灣難以競爭。中國的無人機價格低得多,而且一些台灣關鍵企業尚未加入無人機供應鏈。
台灣國安會諮詢委員李育杰表示,中國在無人機製造業的主導地位,「對美國和台灣都構成了重大的國家安全問題,我們必須努力建立自己的自主系統供應鏈」。
2024年底,北京限制向美國和歐洲銷售無人機零件,這加劇了外界對供應鏈的擔憂。李育杰表示,美國對中國無人機及其零件的禁令將創造足夠的需求,推動台灣無人機產業的發展,台灣的目標是在未來2年內,實現所有無人機零件的生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