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治程/台北報導〕國軍「漢光41號」演習進入第8天,各作戰區部隊本周起相繼投入與交火敵軍的臨戰訓練。北、中、南各機步旅先後進駐八里、大甲和高雄港周邊展開反制,並模擬解放軍登陸,掩護灘岸部隊後撤做抵抗戰鬥;而鄰近的步兵206、101及203旅等單位也相應演練,從灘岸、城鎮戰到戰傷救護,依守備部隊特性持續執行防衛任務。
國防安全研究院委任副研究員揭仲昨(15)日於八里地區觀看縱深防禦操演時受訪表示,國軍現行的防衛作戰仍將步兵旅等守備單位部置於一線灘岸、藉以遲滯敵軍,為二線的主戰打擊旅爭取火力反擊契機。
因此,在八里操演中,駐守的機步269旅聯兵二營即演練戰術後撤,模擬灘岸部隊守備解放軍未果、使其登陸台北港後,便退到台61線後,進入縱深防衛階段。另一方面,206旅的步兵營也在桃園蘆竹區內應對小部隊襲擾,展開火力反制。
中部方面,14日起先由機步234旅、步兵101旅聯手實施灘岸火殲後,接著就在前者掩護後者的態勢下後撤,轉入縱深防禦;步兵302旅15日接於鄰近的苗栗地區演練戰傷救護,模擬前方部隊交戰後產生傷亡,需要檢傷分類及人員後送。
轉至南部作戰區,在機步333旅、裝甲564旅砲兵營日前駐守高雄港、台南高鐵特定區後,昨日也接由步兵203旅官兵在現地展開城鎮作戰,先後實施街道轉進、側翼支援及陣地火力轉換,運用戰術作為,逐次消耗敵軍兵力。
綜上所述,漢光41號演習到目前為止,確實從以往「灘岸殲敵」的策略,轉向納入戰術後撤、誘敵後伏擊作為的縱深作戰,並驗證常、後備部隊及軍、民資源整合,建構重層防禦體系,受到學者及專家認可;然而,今年漢光著重縱深防禦、持久作戰,使守備部隊過往在濱海駐守的畫面並不復見,而這樣的轉變是否會隱示守備旅戰術定位的變動,連帶牽動既有編裝的調整?仍有待後續觀察和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