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賴總統宣示國防預算將占GDP3% 2026年預算達8000億有譜!
國防預算將增千億 F-35、神盾艦「夢幻清單」離實現更進一步
〔記者吳哲宇/台北報導〕賴清德總統今日表態,將優先編列特別預算,讓國防預算達到GDP佔比3%以上,若依此趨勢分析,明年度特別預算額度將編列至少400億、國防部年度預算將至少增加1400億以上。這些增加的支出,可有望立即反映在國軍薪資結構調整,以及無人機、遊蕩彈藥等可立即獲得的消耗性武器採購上。
推算今日總統宣示目標,若以2025年GDP估值26兆4493億元為準,明年度國防預算GDP佔比3%即為7934.79億以上,另由於國軍兩項特別預算執行接近尾聲,以維持預算規模角度來看,至少將編列400億以上。
國軍薪資可望大幅調升
至於未來增加的國防總體支出,主要會體現在何處?首先,明年度國軍薪資、福利等人員維持費可望大幅調升,該領域預算編篡容易,可讓國軍薪資結構趨向專業化、細緻化,不僅符合國防部長顧立雄的政策推動方向,在如今立法院執政、在野黨對抗的環境下,也較不容易被在野黨提案刪減預算。政府可能會大幅提升年度預算人員維持費比例,將軍事投資預算置於特別預算中。
其次,在裝備部分,確定性很高的,是我國可望大批採購自殺無人機和遊蕩彈藥等消耗性裝備,特別是美製小型、自殺無人機,該型裝備單價低、製造快速,可立即補充國軍戰力空缺,亦符合建構不對稱戰力的目標;單兵個裝、載具外掛配件等小型、容易採購裝備也可望獲編預算。
同時,台美雙邊各層級會談,會討論出國軍優先採購裝備順序,部分不在美方優先批准售出的,國軍也可望採購、商售比例可能大幅增加,換言之,國軍將從「有什麼要什麼」轉向「要什麼有什麼」,選擇、彈性更多,資源配置更有餘裕。
另外,值得觀察的是,在預算大幅增加下,國防部也有可能為增加支出,而重啟部分進度緩慢的科研項目如織女星計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