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添斌/核稿編輯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美國軍工巨擘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傳聞已久的SR-72「黑鳥之子」(Son of Blackbird)極音速無人機計畫,正逐漸浮出水面。據美媒《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引述消息指出,該公司最快可能在2025年底完成原型機,目標直指史上最速軍機紀錄,設計速度高達6馬赫(約每小時7242公里),並計畫於2030年投入服役,旨在填補傳奇前輩SR-71退役後的戰略空缺。
SR-72的概念傳承自冷戰時期的指標性偵察機SR-71「黑鳥」。由洛馬旗下「臭鼬工廠」(Skunk Works)於1960年代打造的SR-71,憑藉其超過3馬赫(約每小時3500公里)的速度與25900公尺的飛行高度,能輕易擺脫敵方攔截,服役期間從未被擊落。儘管性能卓越,但因維護成本過高,最終於1998年完全退役,其高速偵察角色部分由衛星和RQ-4等無人機接替,卻始終留下一塊高空高速偵察能力的拼圖缺口。
為突破前代限制並因應新時代挑戰,SR-72在技術上尋求重大躍進。核心是先進的「渦輪基組合循環發動機」(TBCC),該系統整合傳統渦輪引擎(用於起飛至約2.2馬赫)與超燃衝壓發動機(scramjet,用於4至6馬赫以上高速飛行),理論上能讓SR-72無需助推器,即可從跑道直接加速至極音速。然而,工程挑戰巨大,尤其是熱管理,6馬赫高速飛行產生的摩擦熱可使機身表面溫度飆升至攝氏1000度以上,這需要仰賴比SR-71鈦合金更先進的碳複合材料或陶瓷基複合材料來應對。
儘管美國官方對SR-72計畫保持沉默,但多方線索指向其已進入實質開發階段。早在2013年,《航空週刊》(Aviation Week)就曾披露洛馬的極音速平台提案。近年來,「臭鼬工廠」不僅擴建了適用於先進製造的廠房設施,員工人數更從2018年的不足2500人增至2023年的超過5500人。此外,一個刻意隱藏內容的SR-72官方網頁、以及洛馬協助電影《捍衛戰士:獨行俠》設計的虛構極音速飛機「暗星」(Darkstar),都引發外界諸多聯想。
SR-72不僅是高速偵察平台,更可能具備「一小時全球打擊」的快速反應能力,搭載極音速武器。其無人設計與極速優勢,被視為突破俄羅斯S-500、中國紅旗-19等先進防空系統、維持美國空中戰略優勢的關鍵。面對全球極音速武器競賽,SR-72代表著「速度即生存」的未來空戰理念。
若SR-72原型機真能在明年底成功首飛,這款劃時代的飛行器將不僅延續「黑鳥」傳奇,更將開啟無人極音速空權的新紀元,深刻影響未來戰爭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