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請見
高手齊聚無人艇公開展示 雷虎「海鯊」18日測試要遠航100公里
〔記者方瑋立/宜蘭報導〕無人艇在俄烏戰爭中嶄露頭角,為推動我國水面無人載具(USV)技術發展,中科院今(17)日起連兩天於蘇澳外海舉辦「水面無人艇公開展示」,邀集雷虎、碳基科技及龍德造船等3家國內廠商參與;中科院長李世強指出,若測評通過,明年將大量採購USV;中科院系發中心計畫主持人曾耀華則強調,邀請廠商絕非「比武」,而是匯整各家廠商性能規格,未來會提供給軍種提出其採購需求。
中科院這次無人艇公開展示,吸引國、內外合計12家廠商參展,包括Auterion、Defense Systems Redeployment Group(DSRG)、Maritime Tactical Systems(MARTAC)、Ocean Aero、Huntington Ingalls Industries(HII)、博府智造(Robuff) 、經緯航太科技(GEOSAT)、傑海達機器人(JetSea AI)、雷虎科技、碳基科技、哥倫國際與龍德造船等,透過靜態與動態展演,全面展現技術實力與應用潛力。
李世強表示,基於我國防衛作戰的需求,只要今年通過作戰測評,明年度將編列預算,開始大量採購水面無人載具,盼透過展示與各界共同參與,讓這筆預算能「最好、最有效地運用」,讓國軍採購最優質、最棒的USV,也讓防衛作戰產生更大的嚇阻效益。
李世強特別向5間參展的國外廠商致謝,他說,雖然這些廠商可能很快遭中國政府制裁,但請不要畏懼,「因為你們選擇了自由和民主的陣營」。他也說,無人載具在俄烏戰爭中起了關鍵性作用,本次展示重點,在於展現我方的能力與實力。
針對無人艇未來角色,中科院強調,將持續深化自主航行、智慧決策與AI功能的整合,提升無人艇在複雜海域的環境感知與路徑規劃能力,滿足國軍建軍備戰需求。
曾耀華回應媒體提問時強調,本次公開展示絕非「比武」,而是提供一個平台,蒐集並匯整國內、外廠商無人水面載具的技術能力,未來將匯整予各軍種,提出符合其需求的採購清單。
三廠商參與動態展示 各具特色
據了解,哥倫國際因合作協議不參與實體展示,不過該公司也有到現場靜態展示「食人魚」型無人艇模型;該船船長9公尺、寬2公尺,具有自主航行與目標識別能力,可於風浪條件達蒲氏風力6級時,持續執行任務。
中科院表示,將持續依據展示成果與國軍需求,推動模組化量產與控制標準化,提升國防自主能力與整體產業競爭力,並在軍民通用領域發揮研發與整合領航角色,深化台灣在全球無人艇產業的戰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