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英國《衛報》13日發布的評論文章指出,美國總統川普和其他西方領袖正在慢慢認清現實,俄羅斯總統普廷顯然無意停止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而更重要的是,烏克蘭未來務實的軍事和外交戰略,必須接受這個事實,並制定新的方針。
該文指出,過去6個月,人們一直錯誤地認為川普有可能透過談判達成烏俄停火,甚至終止這場戰爭,好讓一支由英法聯軍領導的維和部隊進入烏克蘭,確保烏克蘭的未來,但普廷絲毫沒有停止進攻的意思。
俄軍新一輪地面攻勢目前正在向哈爾科夫以東50英里的大布爾盧克鎮(Velykyi Burluk)前進,且10天內前進3英里。與此同時,飛彈和無人機對烏克蘭城市的肆意轟炸愈演愈烈,為基輔的防空系統帶來巨大壓力,並導致更多平民傷亡。
烏克蘭前國防部長札戈羅德紐克(Andriy Zagorodnyuk)上月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基輔)可接受的停戰協議或許永遠不會真正達成」,基輔應該制定一套「修正後的勝利理論」,承認克里姆林宮正與基輔進行一場永無止境的戰爭。
札戈羅德紐克將這種新策略描述為「戰略中立」(strategic neutralisation),即一種永久性、動態的軍事作為,旨在確保俄軍無法推進,並使莫斯科「在行動上無法擾亂烏克蘭戰略、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的關鍵層面」。
該策略承認烏克蘭無法奪回已被俄國佔領的領土,也無法像去年夏天在俄國庫斯克州那樣,再次進攻俄國境內,而是採取積極防禦的策略。
札戈羅德紐克以黑海局勢為例說明可能發生的情況,烏克蘭在戰爭開始時沒有海軍,但到2023年中期,透過利用遙控海上無人載具,不僅對俄國軍艦構成威脅,還成功擊沉了部分俄艦,成功遏制了俄國黑海艦隊。在相關戰役中,俄國艦隊遭遇「功能性潰敗」(functional defeat),基輔從而取得一條從敖德薩附近地區運輸糧食的走道,毋須與莫斯科進行談判。
不過,烏克蘭的問題是,在陸地上能否實現「戰略中立」。
今年以來,儘管俄軍已擊破烏軍對庫斯克的包圍網,但一直難以在烏克蘭境內奪佔領土。此外,俄軍6月的傷亡率約為每天1100人,這表明基輔能夠大致守住防線,這主要得益於烏國大量生產、每架價格在400至500美元(約新台幣1萬1716元至1萬4646元)的「第一人稱視角」(FPV)無人機。
烏軍的目標是將FPV無人機作戰深度延伸至25英里、50英里甚至100英里,從而創建一個俄軍實際上無法集結,甚至無法步行到達前線的區域。這不是建立一個類似朝鮮半島的非軍事區,更像是一個俄軍無法行動的高度軍事化區域,亦即事實上的邊界。
俄軍推進速度已減緩,表明這種做法或許可行,但一個重要的問題是,一旦美國軍援減少,加上俄國不斷增加的飛彈和無人機攻勢,將對這個做法構成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