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搜尋

漢光「雙機」吸目光! 微型無人機、陸用型監偵無人機各有所長

2025/07/20 11:07

國軍微型無人機、陸用型監偵無人機於漢光演習期間亮相。(本報製圖;軍聞社提供)國軍微型無人機、陸用型監偵無人機於漢光演習期間亮相。(本報製圖;軍聞社提供)〔記者涂鉅旻/台北報導〕國軍「漢光41號」實兵演習上周五正式落幕,多項新獲裝備也藉機曝光。其中,為國造「軍用商規」無人機的微型無人機、陸用型監偵無人機,皆已獲第一線官兵使用,前者採四軸垂直起降構型,主要用於城鎮作戰的偵搜任務;看似定翼機的後者體積較大,也可垂直起降,是機動反艦飛彈車的重要「眼線」,進而殲滅敵軍船團與兩棲兵力。

國防部進行漢光實兵演習時,可見參與縱深防衛作戰的特戰官兵,手持四軸構型的「微型無人機」,並操作遙控器使其飛至指定空域;總統賴清德前往北海岸「海鋒大隊」等陣地,除了視導「雄三增程型」反艦飛彈,也可見1架「陸用型監偵無人機」停放在基地之內,總統一行人也在這架無人機前停下腳步,聽取官兵解說。

官兵在此次漢光演習操作微型無人機。(軍聞社提供)官兵在此次漢光演習操作微型無人機。(軍聞社提供)這二款「軍用商規」國造無人機,任務截然不同。「微型無人機」採用四軸設計,可垂直起降,雖然確切軸距、重量等數據尚不明朗,但可讓官兵輕鬆地以單手抓握方式放飛;另外,該型機前端下方有一組攝影鏡頭,導控距離至少5公里,因此有利於基層部隊官兵掌握視距外目標。

國防部今年度預算書明確指出,微型無人機有利於官兵執行城鎮作戰時,在樓房、巷道、建築物及大眾運輸工具等複雜空間,執行先前偵蒐及評估現場安全情勢,即時回傳當前情資,以利事先掌握敵情。包括陸軍、空軍、全動署等共計採購1485架,滿足地面部隊所需。

總統賴清德一行人(左6)視導反艦飛彈陣地時,也在陸用型監偵無人機之前駐足。(軍聞社提供)總統賴清德一行人(左6)視導反艦飛彈陣地時,也在陸用型監偵無人機之前駐足。(軍聞社提供)而在北海岸與「雄三增程型」飛彈一同首度亮相的陸用型監偵無人機,則是海軍操作反艦飛彈發射車的「海鋒大隊」好幫手,這型固定翼無人機的體積,明顯大於微型無人機,可垂直起降與水平飛行,導控距離長達100公里,且可滯空6小時以上,其倒V字形水平尾翼,是其最明顯的特徵。

國防部預算書也揭露陸用型監偵無人機的任務,主要是在必要時,提供機動制海飛彈車組備援目獲情資,進行目標搜索與識別,當情資傳回後,反艦飛彈發射車即可打擊敵軍的登陸船團、兩棲兵力,藉此挫敗敵軍登陸作戰的企圖。

相關新聞請見

國軍六大軍用商規無人機陸續亮相 剩下「這兩款」還沒公開露臉

☆軍武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軍武新聞訊息,請上軍武頻道

免費訂閱 《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