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軍武書摘》人道與人性交戰 《失控的轟炸》揭露二戰美軍轟炸計畫更迭

2023/04/02 11:22

《失控的轟炸—人道與人性的交戰,造就二戰最漫長的一夜》(The Bomber Mafia)(時報出版提供)

〔軍武頻道/綜合報導〕如果「精準轟炸」可以減少無辜平民的傷亡;「無差別轟炸」卻可以使敵軍更快棄甲投降,我們會選擇讓戰爭更人道的科技,或是敵不過想求勝的人性?

曾入選《時代》雜誌百大影響力人物的麥爾坎.葛拉威爾以新作《失控的轟炸—人道與人性的交戰,造就二戰最漫長的一夜》(The Bomber Mafia)談起美國二戰期間戰略的更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1930年代,一群抱有美好理想的「轟炸機黑手黨」認為,只要能更夠精準的執行轟炸任務,那便不需要大規模的傷亡,只要除掉關鍵性的目標,就能成功造成敵方全面癱瘓。

等不到精準打擊的科技出現,第二次世界大戰就已經展開。始終無法達成足夠效果的精準打擊使得無差別轟炸的思想逐漸主宰了戰時的任務導向,於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太平洋戰爭中的美軍原先預定只轟炸日本的6座城市,但到最後卻是對包括台灣城市在內的67座大小城市進行了無差別轟炸。

近期俄烏戰爭期滿一年多,俄軍從原先的精準武器打擊,也變成對烏克蘭軍民、城市無差別的轟炸,造成大量平民的傷亡以及財產的損害,只為了迫使烏克蘭更快投降。明明現代的科技已進展到能夠相較過去更為達到精準的打擊目標,卻還是走回了舊路,即使一次精準的空對地打擊能夠摧毀關鍵軍事設施,但似乎在最終還是淪為無差別的火箭與飛彈轟炸。而一幕幕慘況,也透過媒體時刻的提醒我們戰爭的恐怖。

本書內容以不同的思考觀點來探討二戰,其中甚至包含社會學與心理學,究竟是針對性的精準打擊還是無差別轟炸以盡速結束戰爭較為人道?各式對於戰爭與道德的反思以及探討使得本書更有別於單純的戰史,增加了讀者更多思考的空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