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軍武書摘》世界能源未來戰略地圖

2024/05/11 14:10

「能源安全」一詞會因我們所處的狀況,包括國家穩定發展、國家主權獨立、國家安全、資源穩定供給、自給率等因素,而有各種不同的解讀。(野人文化授權提供)

(本文摘錄自野人文化出版新書《世界能源未來戰略地圖》,由野人文化授權刊載)

思考能源戰略的三大重點

世界上有些國家的資源、能源很豐富,也有些國家不盡然。有些國家絕大多數的能源都仰賴同一個國家供給,害怕不知何時會被切斷;也有些國家祭出各項因應之道,包括提升能源自給率、分散進口來源國等;此外,有些國家境內有許多輸油、輸氣等管線通過,有些國家則被繞過;還有部分國家運用新科技,提高國內能源生產量,讓自己從能源進口國轉為出口國。

日本的資源能源廳在構思能源政策時,重視的是「資源能源的3E」,也就是「能源安全」(Energy security)、「經濟效率」(Economic efficiency),以及「因應地球暖化問題」(Environment)這三大要點。(野人文化授權提供)

世界各國就像這樣,面對各自的能源局勢。而在先天的條件之外,還是有人為可以改變的事,比方說資源匱乏的國家可以決定要從何處進口哪些資源,進口多少,以及產業如何發展,要打造出什麼樣的國家等等。

在本章當中,我會說明構思一個國家的資源、能源戰略時,有哪些基本觀點可用。日本的資源能源廳在構思能源政策時,重視的是「資源能源的3E」,也就是「能源安全」(Energy security)、「經濟效率」(Economic efficiency),以及「因應地球暖化問題」(Environment)這三大要點。

就中長期而言,若能同時達到這三大要點,當然最理想。不過,這三大要點的比重,也會依當時的狀況而有所變化。

比方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對鄰近幾個歐洲國家而言,推動去俄化—也就是能源安全,即可能成為緊要的課題。對那些主權獨立、穩定發展受到戰爭威脅的國家而言,能源安全必須是最優先處理的事項。

而對於在國內就可開採到豐富能源,還有餘力出口的國家而言,「因應地球暖化問題」就是優先順序上的第一位了。

此外,受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的禁運措施等因素影響,石油和天然氣價格飆升,帶動全球各國電價、油價大漲,民眾生活左支右絀⋯⋯到了這個地步,有些國家應該會把能源經濟效率的比重調到最高了吧?

若能同時達到這三大要點,當然最理想。至於要以這三個E當中的哪一個要點為優先,固然非常重要,但三者之間的平衡,更是一大關鍵。(野人文化授權提供)

要以這三個E當中的哪一個要點為優先,固然非常重要,但三者之間的平衡,更是一大關鍵。雖說確保能源供應事關國家安全,但國家絕不能容忍能源價格漫天喊價—因為我們無法一刀兩斷地切割經濟效率的問題。同樣的,我們也不能為了因應地球暖化問題,就接受能源價格無止境地飆升。

因此,本書會以俄羅斯、德國、美國、中國、歐洲、印度、東南亞、澳洲、中東和日本等各國的能源局勢為基礎,從3E觀點來進行分析。希望各位讀過本書之後,不論是要構思短期規畫也好、中長期規畫也罷,都能學會策略性地思考3E的優先順序和比重平衡

能源戰略中的「3E」

讓我們回到能源戰略基本觀點的「3E」,分別看看每個E的具體內容。

首先要探討的是能源安全。「能源安全」一詞會因我們所處的狀況,包括國家穩定發展、國家主權獨立、國家安全、資源穩定供給、自給率等因素,而有各種不同的解讀。其中的關鍵,在於要記住這一點:確保穩定的資源、能源供給,有助於國家的穩定發展。

接著再看能源的經濟效率。這個觀點是要探討「如何以最低的成本取得能源」。在能源領域達到經濟效率的國家,民眾的生活比較容易趨於穩定,各產業也能爭取到更高的國際競爭力。

最後一項是「因應地球暖化問題」,這是指「以達成碳中和為目標」

當我們在構思能源戰略之際,這三個「E」缺一不可。

比方說,假如有一個國家能在境內開採到煤炭,故選擇只仰賴煤炭來支應國內的能源需求。這樣做就可不必仰賴其他國家,又能以低價供應能源,在能源安全、經濟效率方面是很理想,但在因應地球暖化問題方面,就會有問題了。

反之,假如這個國家因為找到既低價、碳排量又少的能源,所以決定100%仰賴他國。這時,它在經濟效率和因應地球暖化問題上的表現就會很出色,但它所仰賴的這個國家,隨時可能會有突然停供能源之虞,因此在能源安全方面的表現並不理想。

因此,我們還需要有這樣的認知:這三個「E」的優先順序,會因國家的狀況或立場而改變。

德國的案例

最簡單易懂的案例,就是能源戰略因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大受撼動的德國。德國原本積極推動去煤、廢核,是全球因應地球暖化問題的先鋒。而當時德國向俄羅斯採購的天然氣價格便宜、供給穩定,所以在能源的經濟效率上也沒有問題。然而,由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德國很難繼續使用俄羅斯供應的天然氣,因此在國家主權獨立和安全上,受到極大的考驗。換言之,德國在能源安全方面,其實早就存在著過度依賴俄國的問題。

既然如此,德國就必須大幅調整能源政策才行—因為「去俄化」的優先順序,如今變得比去煤、廢核更前面,所以德國改弦易轍,換上了優先考慮能源安全的政策。

想必日後德國會在確保能源安全的同時,再重新朝因應地球暖化問題、追求能源經濟效率的方向邁進。在這段過程當中,我認為也有很多值得我們日本人學習的地方。因此,稍後我會針對德國的能源政策,做一番詳細的解說。

綜上所述,能源戰略裡的「3E」,每個項目都很重要。不過,它們的優先順序,有時會隨著國家在地緣政治上所面臨的狀況而變動。

受到《格拉斯哥氣候協議》的影響,在2021年之前,因應地球暖化問題是全球的主流趨勢;可是在俄烏戰爭爆發後,趨勢竟轉往截然不同的方向發展。在德國,民眾開始聚焦關注國家主權獨立的重要性,更重新確認了能源安全的重要性。此外,全球面臨能源價格飆漲,各國無不挖空心思,設法確保能源的經濟效率。

義大利的案例

義大利前總理德拉吉所推動的政策,也很值得參考。俄烏戰爭爆發後,義大利自2022年5月起,便禁止學校及公共場館的空調設定溫度低於攝氏25度。換言之,義大利政府規定這些場所不能將冷氣溫度調得太低。

其實,在義大利所進口的天然氣當中,原本也有43.3%是仰賴俄羅斯。

然而,俄烏戰爭爆發後,他們也必須調整政策方向,推動去俄化。義大利與德國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與非洲之間有輸氣管線相連,故可改從阿爾及利亞等非洲國家進口天然氣。但畢竟進口來源無法說改就改,所以在確定替代方案之前,需要政府出面呼籲民眾配合節約用電。

時任義大利總理德拉吉的說詞,是「要和平,還是要開空調?」義大利民眾認為,與其要受到俄羅斯的威脅,還不如忍一忍,少開一點冷氣。於是義大利各地紛紛響應省電。

考量到俄烏戰爭的局勢,3E的優先順序在短期內勢必會出現變化。不過,為了守護無可取代的地球,中長期還是要推動因應地球暖化的措施,讓3E同時達成才行。

此外,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我們應該要保護地球環境,還是維持國家主權獨立,這兩者之間並不必然是權衡取捨的關係,因為發展太陽能發電或風力發電,可以減少化石燃料的進口,進而提升能源自給率。換言之,發展再生能源有助於強化國家安全—有時3E會像這樣相互連動,逐步共同邁向目標。

不論如何,由於俄烏戰爭爆發,短期內各國或許還是會以能源安全為優先考量。然而,終極目標還是要朝3E同時達成的方向邁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