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軍聞網站《Army Recognition》報導,美軍採取「二階段升級」策略,逐步汰換現役的M109系列自走砲。第一階段著重於提升M109A7的機動性,確保其能在多樣化的作戰環境中有效運行。第二階段則強化其火力、射程和可靠性。
M109A7配備一門155公厘榴彈砲,可發射多種彈藥,包含精準導引砲彈(PGMs),這些升級是為因應不斷變化的戰場環境,並維持美軍在火力投射方面的優勢。
M109A7自走砲的研發,是由於2009年「非直視火砲」(Non-Line of Sight Cannon, NLOS-C)計畫的取消。該計畫原先旨在提供更長程的精準打擊火力,其終止使美國陸軍的遠程精準打擊火力出現缺口,M109A7自走砲的出現,正是為了填補這項戰力空隙。作為PIM計畫的一部分,M109A7將為美國陸軍裝甲旅級戰鬥隊(ABCTs)和機械化步兵師提供主要的間接火力支援。
M109A7的開發和生產,由貝宜系統(BAE Systems)公司主導,該公司長期參與M109系列自走砲的設計與生產,美軍2013年正式授予貝宜系統生產合約。M109A7自2018會計年度起進入「小批量試產」(LRIP)階段,並於2020年度獲准進入「全速量產」(FRP)階段。根據2024年《軍事平衡》(Military Balance)報告,美軍目前擁有671輛155公厘履帶自走砲,其中400輛為M109A6,271輛為M109A7,另有850輛M109A6封存中。
M109A7相較於前代M109A6「帕拉丁」(Paladin),其底盤、懸吊和傳動系統皆大幅升級,越野機動性和防護力更佳。除了採購新系統外,美軍也將投入資源,確保M109A7能長期服役,並隨著戰場需求演變持續進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