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請詳見
海軍陸戰隊「輕、快」轉型跟誰學? 原來美軍「兵力設計」也這樣做
〔記者劉宇捷、涂鉅旻/高雄報導〕隨著我國情勢、防衛策略及新裝備的陸續加入,海軍及其旗下陸戰隊也面臨「兵力轉型」課題,海軍陸戰隊最新更成立「戒護營」,搭配早先新創的濱海作戰指揮部,組成海軍新興作戰兵力;而「戒護營」的兵力結構近9成將由一年期義務役組成,負責為機動飛彈車組執行警戒與偵察任務,代表了陸戰隊從以往的兩棲作戰性質,轉變為攻守兼備的精英部隊。
海軍陸戰隊「戒護營」是防空警衛群下所新增的營級單位,配合陸戰隊近期執行的兵力轉型政策,將協助濱海作戰指揮部執行「戒護」任務,其中陸上戒護任務,則由「戒護營」擔綱,他們接受一般作戰及警戒任務訓練,在機動飛彈車組入陣地前進行偵察、入陣地後執行周圍警戒。
在新的「戒護營」隊徽中,完整以圖像化詮釋了他們的任務目標。「戒護營」的隊徽設計中,以犰狳(ㄑㄧㄡˊ ㄩ ˊ)為主體環抱飛彈,代表強大的保護力,犰狳流線的外型象徵著執行任務時的機動性,而其後的盾牌則代表陸戰隊的堅實戰力。
而值得一提的是,在兵力轉型的規劃中,「戒護營」的兵力結構組成,除了中士以上的幹部為志願役外,其餘兵員皆由一年期義務役組成,當中亦包括轉服志願役為下士者,這大大改變了過往陸戰隊義務役官兵的任務取向。
至於「戒護營」的核心任務,就是保衛未來濱海作戰指揮部的機動飛彈車及雷達車組,這群義務役官兵在接獲命令下達後,隨即整裝上悍馬車及輕型戰術輪車,針對飛彈車組預劃的陣地,先行進入偵察、肅清,確認安全後才會通知飛彈車組進入陣地,而在飛彈車組作戰時,戒護營官兵則依陣地規模,於遠處執行戒護巡邏任務。
未來,隨著反艦飛彈部隊的增加,戒護營也會持續於全台擴編,各個戒護兵力將區分多個機動小組,伴隨在機動飛彈車組附近部署、生活,以利及時支援作戰。此外,戒護營的幹部官兵,也將規劃學習機動飛彈車的部分操作技能,在飛彈車組員遭遇戰損時,可以即時遞補作戰,作為補充兵力。
在面對領導統御全義務役的官兵,戒護一營營長暨陸戰隊首位女蛙人的郭詩玉中校表示,除了在訓練上保持嚴格外,在生活上會多去照顧他們,同時利用晚上時間,跟他們談心敘舊,讓他們習慣這個環境,也喜歡這個環境。但在訓練上,同樣身為國家的軍人,無論志願役或義務役應該都有一樣的標準,一個合格軍人的標準。